黃金步入下行通道? |
了對黃金上漲的前景。興業銀行的分析師稱:“黃金價格的泡沫已充分具備了破滅的條件! 在過去的10年里,金價大幅飆升,從每盎司500美元,到逼近2000美元一盎司。如果在10年前的最低點投資黃金,在最高點1920拋掉,那么投資回報率超過280%,也難怪人們為之瘋狂了。 因為,過去5年美國金融危機尚未恢復,世界對以美元作為保值的貨幣失去了信心;而歐元區的經濟形勢不容樂觀,英鎊、歐元也相繼大跌;而中國政府采取的緊縮措施來調控地產市場,希望中國經濟能夠降溫,這將減少對大宗商品的需求。 再四下環顧,股市已經高出不勝寒,房市依然不穩定,其他資產也幾乎都深陷泡沫之中,價格也將走低?磥砜慈,廣大投資者的眼中似乎只剩下黃金這個最后堡壘,能確保財富的價值。 為什么是黃金?黃金真能保值和抵御通脹嗎? 眾所周知,在資本主義發展初期,貨幣采用銀本位制。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提高,對貨幣對需求猛然增長,遂而更換為金本位制,也就是每單位的貨幣價值等同于若干重量的黃金(即貨幣含金量). 但因為金屬貨幣畢竟有限,當財富越來越集中在少數人的手里時,社會流通的貨幣減少,便阻礙了經濟的發展。 上個世紀美國大蕭條,就是因為生產力大大超過黃金的總量形成產能過剩,使商品無法兌現。之后金本位制被廢除,信用貨幣取代了黃金,黃金的貨幣屬性逐漸變弱化,令黃金成為了貴金屬,自有其合理的價位,與其他任何商品的價格一樣,都由供求關系來決定。當一種商品的價格達到一定的高度,人們沒有能力購買時,需求就會下降。黃金應該也不例外。 但是千百年來,人們形成了“亂世藏金”的信仰,使黃金有異于其他商品,除了作為金飾品和在工業上的重要用途外,還逐漸演變成了既可低買高賣,又可逢高做空——華爾街最佳的投機炒作工具。 有人會問何以見得?因為商品是用來消費和使用的,人們不會購買100個電視機放家里,除非電視機能低買高賣來盈利;而且商品不存在泡沫,只有當商品轉化為資產之后,比如黃金,才會因炒作而產生泡沫。 幾年前,一份有關黃金提煉成本和預期利潤的報告指出,國際金價的合理價位應該在每盎司700~800美元。就算這些年美元貶值,黃金合理價位也不該超過每盎司1000美元;即使再加上其他因素(如通脹等等),黃金合理價位最多每盎司1200美元。 如果在合理價位之下買入,儲存黃金或許還有意義?山饍r被炒高到接近2000美元一盎司,以這么高的價位購入黃金,何以抵御美元貶值和通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