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失望的美國非農就業報告導致美元承壓以及股市下滑,4月5日,紐約黃金期貨價格4月5日止跌反彈,收盤上漲1.5%,報1575.90美元。
一年以來,黃金價格上演著過山車般的行情,去年7月份開始,金價一度從1500美元攀升至1800美元,如今又回到從前。
不僅如此,諸多機構近來紛紛下調金價預期,甚至預言黃金在2014年或迎來熊市周期。
經濟復蘇
近年來一直唱多黃金的高盛近日發布報告,將2013年金價預期從1810美元/盎司下調至1600美元/盎司,并稱,歷時12年的黃金牛市將在2013年下半年結束。其理由是,美國實際利率的上漲催生了這輪金價的下跌。
支撐金價的因素,則來自于對經濟復蘇前景以及歐美債務危機的擔憂,由于在世界經濟中舉足輕重的作用,美國的一舉一動都影響著黃金市場。
上周,金價小幅回升至1603.5美元/盎司后受壓反轉,4日收盤價為1540.5美元/盎司。不過,借助較差的非農數據,5日金價向上反彈修復,最終收盤于1579美元/盎司附近。
美國勞工部4月5日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3月份的非農就業人數預測19萬,實際8.8萬,3月份的失業率預測7.7%,實際7.6%。
這一數據猶如炸彈一般引爆市場行情,市場對于美聯儲即將退出寬松政策的預期降溫。
不過,俄羅斯外貿銀行(行情 專區)(VTB Capital)4月5日發表評論稱,預計接下來黃金價格將受阻于1580美元/盎司,“這不僅僅是因為技術面上黃金上行受阻,市場投資情緒也不足以支撐黃金價格繼續走高。”
不少人認為,鑒于美國股市攀升且全球經濟復蘇,眼下持有黃金作為避險資產的必要性已經降低。
需求下降
由于消費者對首飾、金幣和金條的需求下滑,且央行購買黃金的步伐趨緩,黃金礦業服務公司(GFMS)預測,經過了10多年的上漲后,黃金在2014年或迎來熊市周期。
GFMS貴金屬研究主管Neil Meader表示,金市不太可能迎來新一輪的投資潮。
首先,各國央行今年對黃金的購買需求可能小幅減少。GFMS預計每季度將購買100噸左右。去年各國央行的購買量達到532噸,為1960年代中期以來的最高位。
Meader稱,“官方部門的買需可能持續高企,但或許難以追平去年的水平。”多國央行為了分散儲備,近幾年來已從黃金的凈賣方轉為凈買方,銀行黃金協定(CBGA)締約國盡管每年有400噸的售金容許限額,但在2012年僅出售了5噸。當前的五年協定將在2014年9月終止。
其次是消費需求的放緩。作為主要的增長需求國,印度和中國等國的購買量在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