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黃金告別牛市談起 |
發布日期:13-04-03 09:14:00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重慶時報 作者:陳思進 |
看來看去,廣大投資者的眼中似乎只剩下黃金這個最后堡壘,能確保財富的價值。 千百年來,人們形成了“亂世藏金”的信仰,使黃金有異于其他商品,除了作為金飾品和在工業上的重要用途外,還逐漸演變成了既可低買高賣,又可逢高做空——華爾街最佳的投機炒作工具。 有人會問何以見得?因為商品是用來消費和使用的,人們不會購買100個電視機放家里,除非電視機能低買高賣來盈利;而且商品不存在泡沫,只有當商品轉化為資產之后,比如黃金,才會因炒作而產生泡沫。 幾年前,一份有關黃金提煉成本和預期利潤的報告指出,國際金價的合理價位應該在每盎司700~800美元。就算這些年美元貶值,黃金合理價位也不該超過每盎司1000美元;即使再加上其他因素(如通脹等等),黃金合理價位最多每盎司1200美元。 如果在合理價位之下買入,儲存黃金或許還有意義。可金價被炒高到接近2000美元一盎司,以這么高的價位購入黃金,何以抵御美元貶值和通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