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8日收盤,滬金主力合約價格為每克247.70元,相比于年初的每克337.19元,下跌超過1/4。國際金價也已經從4月12日的每盎司1599美元,跌至11月27日的每盎司1244美元,跌幅達到22%左右。黃金這個硬通貨如今已變得越來越“疲軟”。
弘業期貨北京營業部副總經理吳朝清接受經濟導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影響黃金價格的最大因素就是對美國QE退出的預期。在QE退出之前,黃金價格將維持寬幅震蕩向下的走勢;QE退出明朗之后,金價還有繼續下行的空間。”
本周一,美國黃金期貨市場12月交割合約驚現15萬盎司賣單,市場人士估算總價約1.85億美元。黃金期貨價格受此次砸盤影響,急劇下跌10美元/盎司,市場為此停盤20秒鐘。
這也刷新了近5個月金價低點1228美元/盎司。同時,現貨白銀也刷新了3個半月來的低點19.61美元/盎司。
這已經是黃金市場年內遭遇的第四次砸盤事件。今年4月12日晚間,國際黃金市場曾遭遇一次蹊蹺的400噸黃金砸盤事件,該巨量賣單開啟了今年黃金市場的“漫漫熊途”。此后,9月12日、10月11日相繼發生了價格驟降引起的交易暫停。金價已經成為“驚弓之鳥”,稍有風吹草動就要往下掉。
消息面,除上周末伊朗核協議達成外,美元的走強也給了黃金市場一個重擊。由于此前市場對于金價的看空氛圍嚴重,整體空頭格局仍令金價走勢如履薄冰。
事實上,自從金本位的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后,美元與黃金就一直是此消彼長。吳朝清表示,幾乎所有影響美元走勢的因素都能反方向影響黃金走勢。
美國勞工部27日公布的數據顯示,經季節調整后,在截至23日的一周里,美國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下降1萬至31.6萬,低于經濟學家平均預期的33萬,降至9月底以來最低水平;芝加哥采購經理人指數11月份跌至63,但仍好于市場預期;美國商務部27日公布的數據顯示,10月份美國工廠耐用品訂貨環比下降2%,低于市場預期的2.2%。
經濟數據總體樂觀不但推動美元走強,同時也激發了市場對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退出寬松貨幣政策的預期。
因美元走強,紐約金價27日再跌。當天,紐約商品交易所黃金期貨市場交投最活躍的2014年2月合約價收于每盎司1237.9美元,比前一交易日下跌3.6美元,跌幅為0.29%。
此外,美國股市持續走強也被認為是金價近期飽受壓力的另一個因素。上周美股道指、標普500指數連續7周單周上揚,標普500指數收盤首次高于1800點,年內第37次創新高。由于市場普遍認為美國股市的漲勢將持續到年底,甚至到2014年首季,這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