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4家銀行發行掛鉤貴金屬的結構性產品 |
近期,貴金屬結構性產品呈現熱銷之勢。在黃金結構性產品一度受到追捧后,本周星展銀行(中國)推出了國內首款掛鉤白銀基金結構性產品,至此本月已有4家銀行發行了掛鉤貴金屬的結構性產品。 白銀成為下一個投資熱點? 8月17日,星展銀行(中國)推出了首款12個月白銀基金掛鉤人民幣/澳幣結構性保本投資產品,收益率為0~10%(不包括10%),該產品的掛鉤標的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白銀ETF(iShares Silver Trust),其價格走勢與白銀價格走勢的相關度為98.9%。 推薦閱讀 從產品設計上可以看出,星展銀行對白銀價格走勢是看漲的。西南財經大學信托與理財研究所張星表示,投資“單邊走勢”產品,要注意其“封頂”收益,即漲幅的最高限制,“并不是掛鉤標的價格的上漲就意味著收益的上升。” 對于白銀價格的未來走勢,市場卻存在分歧。 龔耀明表示,與黃金不同,工業的剛性需求將很大程度上支持白銀價格上漲,同時白銀屬于貴金屬,其作為新興投資產品的需求在不斷顯現。另外,歷史上金銀比維持在45~55區間內,而目前的金銀比處于70的水平,偏離正常區間,白銀價格被低估,形成投資的價值低洼。 不過龔耀明也強調,由于經濟復蘇的前景并不十分向好,所以白銀需求量不會很大,同時對黃金短期走勢并不十分看好,因此他預測白銀ETF的價格漲幅短期不會超過40%。 但是,高賽爾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師王瑞雷則認為,與黃金相比,白銀價格的波動更能吸引投資者,白銀價格從低點8.42美元最高漲到16美元,目前在14美元附近徘徊。由于黃金與白銀的正相關性,且金銀比價高,“如果黃金站穩了,白銀價格超過20美元的可能性很大。” 對于黃金的走勢,王瑞雷認為,目前來看黃金價格向下區間較小,很難跌破900美元/盎司。而黃金的上升空間主要依賴于宏觀貨幣政策和珠寶首飾的價格,今年年底有突破1100美元的可能性。 如何選擇貴金屬結構性產品? 據財匯資訊統計,今年以來,共有7家銀行發行了11款掛鉤黃金的結構性產品,兩款掛鉤白銀的結構性產品。 在結構性產品重現回歸熱潮之時,貴金屬成為掛鉤標的的主要選擇之一。從貴金屬結構性產品來看,標的主要分布于現貨價格和基金,投資期限從6個月到24個月不等,預期年化收益從4.5%到20%不等。其中,除荷蘭銀行的“石油黃金”掛鉤結構性存款為非保本浮動收益產品,其他均為保本型產品。 “近期發行的結構性產品結構上與過去相比都較為簡單,如恒生銀行、中國銀行(601988,股吧)和星展銀行正在發的幾款掛鉤貴金屬的產品,且結構上單邊看漲和設定價格區間的都有。”張星表示。 以恒生銀行(中國)發行的黃金掛鉤保本結構性產品為例,該產品掛鉤現貨黃金價格,在投資期限內金價上下浮動15%為限定,如在此范圍內波動,則收益為5%;但如果金價走勢觸及上下限或超出限定區間,則到期可獲得0.36%的收益。 與恒生銀行(中國)發行的上述產品略有不同,中國銀行正在發售的一款掛鉤黃金結構性產品則是“單邊”看漲,與星展(中國)掛鉤白銀的產品相似,設定的漲幅上限為40%,即黃金價格達到1400美元/盎司左右。不過中國銀行該產品的參與率為50%,因此其預期最高收益為約20%(不包括20%)。 張星認為,無論是單邊看漲還是設定價格區間的產品,結構上都各有利弊,實際上都是有一個價格浮動區間的,只不過市場中立型產品設立的范圍較窄,而單邊產品的范圍寬一些,投資者在選擇產品時要仔細觀察產品結構,了解標的市場的走勢以及產品的附屬條款。 “如中國銀行的上述產品,如果投資者判斷黃金價格不會達到1400美元/盎司,那么20%的收益率實際上是很難達到。”張星說。 興業銀行(601166,股吧)無錫分行理財師朱琪也表示,目前投資貴金屬應以謹慎為主。黃金和白銀價格震蕩,投資者投資貴金屬結構性產品時,一方面要對貴金屬走勢有所判斷,另一方面要看產品“如何掛鉤”、價格區間和價格點的設定以及參與率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