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金銀不如藏金銀 2011黃金出彩白銀耀眼 |
發布日期:11-12-19 08:53:34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投資與理財 作者: |
略。避免錯誤的發生,可以有效提高勝率,從而產生相對穩定的收益。” 金價暴漲誘發地下炒金猖獗 “小伙炒金賠了,留下絕筆出走”事件在微博上,受到網友們的瘋狂轉載,但與此同時,“人類已經無法阻止投資者對倫敦金的熱捧”,依然是時下流行的網絡語言。暴漲的金銀價格,讓在股市因為持續低迷而“有錢不敢花”的股民,和在樓市因為限購令而“有錢花不出去”的投資者看到了希望。然而,由于信息不對稱,正規渠道太少,導致許多資金流向了非正規的地下炒金渠道。 《投資與理財》雜志曾在第215期的《甜言蜜語的誘惑:小心黃金變“黑金”》一文中提道,受到黃金價格的飆漲影響,各大城市的黃金投資公司近日大肆攬客,但據了解,絕大多數被瘋狂促銷的黃金產品,卻與上海黃金交易所交易的正規產品毫無關系。多數違規公司主體利潤都來自違規炒賣黑金。 不斷“創新”產品,是今年違規操作的主題。除了打著上海黃金交易所幌子的“盤中盤”業務,還有香港金與倫敦金的點差業務、倫敦金對賭業務、天交所差價業務等。產品雖然不同,卻都是公司自設系統,建立操作平臺,不受任何監管部門監督,均可多倍數放大投資風險。業內人士提醒道:“炒金瞪大眼,當心賠光光。” 炒金銀不如藏金銀 相對于賠錢的投資者來說,今年5月份,上海的李云清先生拋售了1000克黃金,其中大部分為2008年所買,共計賺了6萬多元,這讓人羨慕不已。也有人說“還是拋得太早了”,李云清先生卻說:“沒有最高,只有更高。不知足,就別做投資了,傷不起。而且我還沒拋完吶。” 同樣賺錢的,還有北京的劉先生。今年年初,劉先生以301.5元/克的實物黃金價格,購入了300多克,花費近10萬元。而在6月30日,劉先生以314元/克的價格,出售了自己的330克實物黃金,凈獲利4000多元,收益率為4%左右。劉先生說:“趕上黃金白銀大漲,如果還賠錢,那可就太不值了,而震蕩市場中,更要做好避險工作。今年黃金的暴漲暴跌,可真是讓人取到了真經,有血的教訓,也有獲利的喜悅。這證明,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黃金投資方式尤為重要。” 據了解,目前國內的黃金交易有上海黃金交易所(金交所)現貨黃金交易,上海期貨交易所(期交所)期金交易,天津貴金屬交易所(天交所)現貨場外交易,銀行紙黃金紙白銀交易,銀行或金商投資性金銀條,銀行、金商或國家造幣公司紀念性金條,黃金首飾交易。 其中,黃金期貨和黃金T+D投資門檻高、風險大,漲跌機會難以把握,資金不是很充裕以及投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