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黃金仍有戲 |
發布日期:10-01-12 08:48:54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上海金融報 作者:李茜 |
24日低點的682.47美元/盎司,一年多來累計大漲約為80%;相比1999年8月25日黃金最低點252.10美元/盎司,10年后黃金的最高價是當年最低價的4.87倍。 “今年黃金年度的簡單平均價會在1160美元/盎司;與去年相比,大體幅度是上升15%至16%的水平。這一價格預測結論只是根據10年來黃金年度平均上升水平進行的預測。對于投資者來講,如果以年度來投資,在年度均價以下買入黃金,會取得比較合理的投資回報。”顧海鵬表示,目前黃金已經步入“千元時代”,想再低價買金已經不太現實。 民間投資熱情高漲 黃金價格屢創新高,投資者的熱情也異常高漲。世界黃金協會的數據表明,公眾對于黃金的看法,正在從消費品轉向投資品。如投資金條、黃金T D、紙黃金等等,都因黃金價格的大幅漲跌,而出現了大量的投資機會。 以國內銀行的紙黃金業務為例,交易所 Au99.99品種的價格從2009年初的190元/克附近漲至今日的240元/克左右,漲幅高達26.3%;在2009年開始試點的黃金T D業務,也因其具有倍數放大的杠桿和雙向交易的特性,贏得了部分投資者的關注。而保守型的金條投資者也同樣出現了大幅獲利。高賽爾黃金首席分析師王瑞雷表示,目前實物黃金的回購需扣除大概2元/克的手續費,即便如此,由于黃金單邊上漲,只要其價格上漲10元/克,投資者回購1公斤黃金就可獲利8000元。正是由于如此,在國際金價進入每盎司1100美元至1200美元之后,一些投資者拋棄了先前觀望的情緒,追漲情緒明顯出現。 當然黃金也有大幅震蕩的時候,比如2009年11月17日,國際現貨黃金曾沖高至每盎司1140美元附近,隨后遭遇重創,重新跌回1100美元附近。投資黃金T D與黃金期貨的投資者由于可以雙向操作,不少人同樣獲利滿滿。只要市場有波動,就有盈利,顯然2009年的黃金市場充分驗證了這句話,也把投資者的熱情徹底調動起來了。 與此同時,全球央行在2009年爭相搶購黃金的行為,也持續推升黃金需求量,成為金價上漲的主要推動力量。一直以來都是全球央行出售黃金為主,但2009年卻出現了完全相反的情況,央行反而成了黃金的凈買入方,20年來首次實現購入的黃金量超過售出的黃金量。數據顯示,今年各國央行總共買入280億美元的金條,均價為每盎司978美元。其中,中國成為當年最大的黃金買家。 根據世界黃金協會的統計,2009年黃金買入國前三名分別是中國、印度和俄羅斯,中國買入454噸,印度買入200噸,俄羅斯買入111.8噸。其他的一些新興經濟體比如墨西哥菲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