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的十年大牛市遠未結束 |
1、2011年最后幾個月的黃金到底怎么了? 黃金仿佛擁有原子裂變的能力,一會兒熱的讓人蒸發,一會兒冷的讓人心慌。 先要搞清楚2011年最后幾個月黃金到底怎么了?先是從2011年9月6號的高點1921美元/盎司暴跌到9月26號的1532美元/盎司,在短短15個交易日里暴泄20.3%,嚇得許多中小投資者人心惶惶;再接著是從11月8號的1803美元/盎司一路跌到12月29號的1522美元/盎司,這一輪就不僅僅是投資者了,連不少分析師也被嚇得幾近呆傻,一時間報紙上、雜志上、網絡上一片驚呼:黃金十年大牛市已經終結了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但解釋起來似乎不那么簡單。 其實筆者對此十分坦然,第一輪暴跌其實就是去年7至8月間金價暴升之后的獲利回吐,而暴升的原因顯然是在QE2(第二輪量化寬松)結束之后新的貨幣政策出來之前對QE3的強烈預期所致;第二輪暴跌筆者認為是歐美的主力黃金ETF在年底之前面臨一部分客戶的贖回壓力而不斷減倉,導致全球投資者一起跟風賣空黃金,或者干脆說就是想再收割一次利潤,硬是把金價打壓到1522,稍有技術分析能力的朋友都能看出來年底的金價出現明顯的底背離,年初的大漲恰好驗證了這一點。 作為嚴肅冷靜的黃金市場參與者,我們可以提出問題,如果金價因為美指反彈等原因確實要繼續回調下跌,那么從技術角度看會跌到哪里?可能性究竟有多大?這個問題在去年年底提出最為合適。 而筆者認為,看到黃金在2012年1月份的驚艷漲勢之后,下面的分析在部分投資者看來似乎已屬多余。本人在今年1月4日發表的《2012年上半年黃金走勢前瞻分析》中其實已對金價可能的下跌深度做了探討。 回想2008年下半年,金價從1032美元/盎司跌到681,下跌幅度達34%,但卻并沒有打破黃金的上行趨勢,這一下跌為黃金的戰略投資者找到了長達3年的低價入場點,同時嚇跑了膽小的黃金多頭,也擠爆了膽大且倉位重、不止損的黃金多頭。筆者不相信什么“黃金十年牛市已經終結”之類的言語,這種“一時下跌便被嚇怕了、嚇傻了”的分析是建立在投機心理學和交易情緒之上的,不是簡單的“不值一提”,而是因為這是完全不顧全球宏觀經濟和貨幣政策大環境、只看一時一事的缺陷分析。 如果計算2008年低點681至2011年高點1921之間的金價漲勢,那么它的23.6%回調位在1631,38.2%回調位在1447,50%的回調位在1300,61.8%的回調位在1155,2011年的收官金價1562正好在1631和1447之間。 但是請別忘了,即便金價像2008年一樣從1921回調34%到達1268美元/盎司,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