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最后的避風港 |
發布日期:11-09-22 08:47:25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期貨日報 作者:馮亮 |
在人類歷史上,黃金一直被賦予了一種永恒的象征。與其他礦產不同的是,黃金不會被消費掉。黃金一旦從地下被挖出來,便會以不同的形式存在于人類社會。根據世界黃金協會的數據,到2010年為止,人類歷史上“出土”的黃金一共為168300噸。 如果按照全球人口68億來計算,全球每人平均擁有的黃金約為0.78盎司,還不到1盎司。從地球的元素分布來說,氧是分布最為廣泛的元素,占到46.6%,而作為稀缺元素的黃金僅僅占到0.0000001%。黃金的稀缺性使其不可替代地被應用在珠寶和工業上。隨著金融市場的發展,黃金被賦予了越來越多的金融屬性,這使得黃金已經成為了儲存財富的一種手段,一種投資手段,以及一種高品質的抵押品。 由于全球央行手握巨額的財富,因此央行儲備的種類對單項投資品的影響舉足輕重。 市場深度對于央行儲備的管理者來說成為一個非常重要的考量因素,足夠的市場深度能減少投資的交易成本,也能提供足夠的買家和賣家以增加市場的流動性,這樣央行在一定市場買賣資產的時候能減少潛在的沖擊效應或波動。 這也是為什么眾多的央行愿意選擇主權國家債券作為投資標的,相對股市來說,央行確實有點兒大。例如,全球市值最大上市公司埃索美孚和蘋果的市值分別為3230億美元和2390億美元。雖然這些公司的市值很大,但是也只有西班牙國債市場的一半,英國國債市場的四分之一左右。 我們再來看看黃金市場,比較一下黃金市場與主權國家債務市場的規模。黃金作為一種有形資產,除了其金融屬性外,還有著一些特殊的屬性,其中包括了在裝飾和技術上的應用。排除珠寶以及工業方面的應用,在金融市場上,黃金主要用于私人投資和官方儲備。這兩部分黃金約占全球黃金總量的36%,約合60400噸。其中私人投資黃金占比為18.7%合31400噸,官方儲備17%合29000噸。 按照2010年的黃金均價計算,私人投資和官方儲備上黃金約合2.4萬億美元,這就是黃金投資市場規模。隨著近年來黃金價格不斷攀升,現在黃金投資市場的規模已經超過了很多主權國家國債市場。對比全球主權國家國債市場和黃金市場,現在黃金市場規模已經超過了所有的歐洲主權國家國債市場,僅僅小于美國和日本的國債市場。2.4萬億美元的黃金市場已經能夠提供足夠的市場深度和流動性,這能為各國央行分散外匯儲備提供了不二的選擇。 黃金還是除美元資產和歐元資產以外第三大儲備資產,有鑒于此,各國央行還會將黃金作為一種重要的儲備手段。還有,如果按照發行者來區分,黃金則是全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