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掉頭回調 看金價走勢需考慮中國因素 |
屢創新高的國際金價,終于出現了一波回調,雖然這并未出乎大部分投資者的意料。 “金價漲到1200美元/盎司以上我就把多頭頭寸給平掉了。”長金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姚海橋說,“已經到了目標價位,加之前期漲幅比較大,我們要先出來看看再做。” 姚海橋的拋金行為可謂明智之舉,因為金價的見頂跡象正越發明顯。 12月3日,當國際金價沖高至1227.4美元/盎司后,便出現了大幅下滑:12月4日,紐約金主力合約02重挫4.01%,跌至每盎司1169.5美元;而經過兩天休盤后,紐約金02合約在12月7日一度跌至每盎司1146美元,截至記者完稿,價格處于1156.4元/盎司,較上一交易日下跌了1.12%。 “這樣的下跌可謂意料之中。”南華期貨黃金分析師關業文對此表示,“首先,技術上的超漲已持續了半個多月,該是跌一跌的時候了;其次,金價的大幅上漲已經壓制了對實物黃金的需求,與去年同期相比,第三季度市場對首飾金的需求下降了大概30%,而近期黃金ETF的增倉量也大不如前。” 姚海橋稱,金價漲到1200美元/盎司以上,空頭幾乎繳械投降。“多頭沒有了對手,自己跟自己玩也沒意思,索性獲利平倉了結,所以金價有所調整。” 而海證期貨研發總監段世華認為,看金價走勢時需要考慮中國因素。 12月2日,央行副行長胡曉煉在臺北地區參加“第15屆兩岸金融學術研討會”時表示,黃金價格已經偏高,且作為外匯儲備的整體配置,一定要考慮長遠效益,特別是看到哪些資產有泡沫,就要警愓。 “之前IMF在市場上拋出400噸黃金,其中200噸被印度央行以每盎司1045美元的價格接了下去,大家都預期另外200噸的買家會是中國,于是國際炒家繼續炒高金價,現在央行如此表態,等于斷了炒家們的路。”段世華分析道。 段世華認為,目前的金價正趨向合理,投資者不宜強行做高,否則金價會暴漲暴跌。 “前期上漲,是因為黃金作為美元的替代,美元指數一直在跌,黃金就一直在漲。現在美元指數在75已基本站穩,向下跌的可能性已不大。同時,實體經濟復蘇跡象明顯,在這一階段,投資者更適合投資證券類資產或者持有現金準備投資證券類資產,以獲得業績復蘇的收益。”段世華說。 而市場交易人士對此卻有不同的看法。 “金價上漲的趨勢并沒有改變,只是我們還不知道調整的時間會持續多久,現在只能觀望。”姚海橋表示,“至于國外的黃金基金,他們也沒有統一的看法,畢竟在金價敏感的時候不宜過多表示自己的意見。” 一位國內銀行黃金交易員認為,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