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上漲背后的魅影 |
發(fā)布日期:11-04-26 08:42:15 泉友社區(qū) 新聞來源:新金融觀察報 作者:馮錦浩 李健 |
打開電腦上的黃金行情,陳建新不由得發(fā)出一聲嘆息,“唉,又漲了,早點追進去該多好呢。”而就在幾天前,他還準備通過渤海銀行做一把實物黃金的買入交易,但是稍一猶豫,低點買入的機會就擦身而過,這讓他顯得有些懊惱。 也就是這幾周,黃金連連創(chuàng)出了歷史新高,成為國際金融市場上引人注目的交易品種。自從今年3月底開始,國際黃金價格展開了又一輪拉升行情,截至上周國際黃金價格站上1500美元,漲幅接近5%;一些交易黃金的投資者把行情時間周期拉長后發(fā)現(xiàn),自從2001年 4月金價攀升至256美元之后,金價就一路飆漲不再回頭,累計至今漲幅高達 486%,而相較之下標普500指數(shù)這些年來只漲了14.5%。 傳統(tǒng)的觀點認為黃金品種特性使其成為一個特立獨行而又極具投資價值的商品,深圳黃金投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潘新華告訴新金融記者,黃金的主要特性有兩個方面,一個是規(guī)避風險,即安全性,另一個為抵抗通貨膨脹,即保值性。規(guī)避風險包括近期發(fā)生的歐元區(qū)財政危機、日本強震及北非局勢動蕩等引發(fā)避險情緒的事件。 隨著黃金價格屢創(chuàng)新高,市場人士也不斷上調目標價格。有機構預測,金價將于今年年底達到每盎司1600美元,并于明年年底攀上2000美元/盎司。但黃金到底還能漲多高,誰又是推動黃金走出歷史牛市的“幕后推手”,一直是黃金投資者所關注的問題。 通脹形勢嚴峻 自從2008年金融危機后各國通過注入流動性開始,通脹的種子就已經被埋了下來,直到美國公布實行二次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導致大宗商品暴漲,通脹問題已經變得非常嚴峻。渤海銀行總行財富管理部總經理劉楠認為,從黃金與大宗商品的比較來看,一方面原油價格飆升,上周原油價格再度回到了110美元/桶之上,同時美國能源情報署4月20日公布報告顯示,截至4月15日當周,美國商業(yè)原油庫存意外減少230萬桶。而市場原本預計,上周原油庫存會連續(xù)第七周增加,增幅為160萬桶,再加上地區(qū)不穩(wěn)定所帶來的供給擔憂,未來原油價格仍有進一步走高的動力,在通脹背景下,黃金與主要商品走勢保持一致可能性較大。另一方面全球糧食價格居高不下,今年農產品市場仍存在許多不確定因素。世界銀行調低了新興經濟體經濟增長速度,發(fā)達經濟體仍將維持一個較低的經濟增長速度,這在很大程度上將抑制全球農產品的需求擴張,但全球不斷出現(xiàn)的極端天氣嚴重影響了全球農產品的供給,因此全球農產品供需偏緊的格局并未發(fā)生變化,推動今年農產品價格繼續(xù)上漲的因素仍然強勁。為抑制高通貨膨脹率各國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