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核泄漏事故陰影下金價為何大跌? |
3月11日發生的日本強震逐步發展為日本核泄漏事故,作為動蕩中的“避風港”,黃金市場一度受到突發事件影響而出現快速上漲,但進入本周以后,國際金市再次風云突變,一度“恐慌走高”的黃金突然跳水,直線跌破每盎司1400美元大關。 那么,金價為何快漲快跌?核泄漏事故為何沒有推高金價?后市黃金、白銀市場向何處去? 黃金“意外”滑落“千四” 3月11日日本強震發生以來,后續效應仍在發酵,隨著核泄漏事故進一步發展,國際股市、商品市場都因為這一突發事件而產生波動。黃金作為資金天然“避風港”,在危機發生之初應聲上漲,避險資金的涌入導致國際金價在上周末出現一輪快速反彈,并在本周初攀升至每盎司1430美元左右的高位。 但很快黃金市場風云突變,受到日本核電站事故在全球資本市場引發恐慌情緒的影響,紐約商品交易所黃金期貨價格15日跌破1400美元大關,創下10周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而國際油價也大幅下挫,紐約和倫敦市場油價跌幅均在4%左右,目前國際金價依然圍繞“千四”大關震蕩。 “本輪國際金價在危機中突然大跌,確實有點出乎意料。”黃金專家、興業銀行分析師蔣舒說,日本大地震逐步演變為日本核泄漏事故,恐慌情緒之下,日本股市大跌,然而一向被認為是“恐慌走高”的金價卻出現了下跌。 為何此時金價卻出現暴跌?蔣舒指出,歷史上黃金的避險價值往往在動蕩中顯現,而這種避險價值最重要的是依賴信用貨幣的貶值產生的,目前日本核泄漏危機不同于政局動蕩,不會由于信用貨幣問題而使資金大量流入黃金,實際上在突發事件發生后,黃金避險需求已在短期內釋放,市場可能會因為套現需求而拋售黃金。 另一位業內人士也認為,日本強震以及連續出現的核泄漏事故無疑為日本經濟復蘇帶來了實質性的打擊,從而也可能影響到投資者對于全球經濟復蘇前景的擔憂,這也可能在全球資本市場引發大規模恐慌性拋盤,股票、原油等市場近期紛紛遭受重創,令部分投資者不得不拋售黃金,套現行情直接令金價跌破“千四”大關。 中國黃金投資分析師資格評審委員會委員周洪濤認為,日本強震造成重大損失,由于日本是世界大宗商品主要消費國,短期內可能刺激大量避險性需求進入黃金市場,支撐金價高位震蕩,但由于獲利盤套現愿望強烈,金價大起大落難以避免。 日本地震影響下,金銀價向何處去? 近年來,受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暴漲、流動性不斷注入、通脹壓力持續加大等因素影響,國際貴金屬市場出現了持續上漲,尤其值得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