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地震對金價影響偏空 |
發布日期:11-03-16 09:04:33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期貨日報 作者:龍玲 |
3月11日,日本發生里氏9.0級地震,對此有分析評論認為黃金作為避險的重要資產,地震事件對黃金是利多的。然而,筆者認為此次日本地震對金價影響偏空。 一、油價承壓拖累金價 日本地震給前期受到中東局勢動蕩而火爆上漲的能源市場潑了一瓢冷水。日本是全球第三大原油進口國,設施受到破壞、工廠遭到關閉會導致用油量下降。加上心理預期,短期內原油價格承壓,NYMEX紐約原油4月合約亞洲時段一度跌破100美元大關。當然,由于地震導致核電站關閉,日本需要進口燃料油以替代核發電,長期對能源價格構成提振。但是近期能源市場高漲的做多熱情將隨著地震而部分消退是不爭的事實。 由于前期黃金價格主要是受到油價的推動,油價下跌將使金價失去重要支撐,從而拖累金價。 二、18萬億日元注資難引發通脹 日本央行周一宣布將通過同日操作向短期貨幣市場再度注入3萬億日元的額外流動性,此前兩度向短期金融市場注資,第一次向市場緊急注資7萬億日元,第二次注資8萬億日元。三次注資共計18萬億日元,為日本有史以來最大規模注資。 盡管18萬億日元的注資規模是史上最大,但是這次宮城地震是日本140年以來最大的一次地震,同時受災狀況十分復雜,明顯超過了1995年的神戶大地震。日本央行的注資主要解決的是日本國內在震后重建對流動性的需求,在日本經濟仍陷于衰退、政府還在全力抗擊通縮的情況下,注資對通脹的傳導作用較小。雖然因地震后的物資短缺日本國內的食品價格已出現上漲,但現在說通脹仍言之尚早,更不用說對全球商品價格的傳導作用。全球性的通脹在之前已經部分反應了,日本的局部物價上漲不會構成太大影響。 三、TOCOM拋售超過避險 在3月11日地震發生后短期內,東京工業品交易所(TOCOM)黃金主力2月合約小幅上行,隨后價格連續幾日下挫。這顯示地震在引發黃金避險需求的同時,資金撤離資本市場也打壓金價,二者力量存在一定相互抵消。從價格反應看來,資金的拋售實際是大于避險的買入的。在地震發生后,救災和彌補財務虧損的現金才是最重要的事情,投資是相對次要的問題,因此黃金盡管具有一定的避險價值,但是在風險資產遭遇拋售時依然承壓。由于TOCOM是亞洲地區最大的商品期貨交易所,其每年的黃金期貨交易量僅次于紐約市場,排名世界第二,日本黃金市場的拋售潮對全球黃金市場將構成不利影響。 綜上,地震使得全球第三大原油消費國日本的多個煉油廠關閉,短期減少原油需求,對高企的油價造成壓制;同時,資產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