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價格:熊市才露尖尖角 |
發布日期:12-01-09 08:32:09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證券時報網 作者:伯涵 |
假日剛過,筆者照例收到了每天一次的手機《新聞晚報》。據報道,“市民趁假期紛紛”抄底“……元旦小長假,京城的黃金銷售額同比增長超過五成,賣場客流量更是猛增了近五倍……這幫人買黃金比買菜還快……”看到此新聞,筆者不禁啞然失笑:筆者不是懷疑該報道的真實性,而是感慨這些熱情如火的金民們很快將會加入到2012年黃金進一步下跌的買單人行列里! 筆者去年7、8月份在北大和港大演講時曾經多次預言過: 隨著未來全球經濟的逐步萎縮,尤其是歐債危機的爆發,以及央行印鈔機的失靈,和其他很多資產一樣,黃金價格將不斷下滑,而且在這個過程中甚至會出現階段性暴跌的行情。 在當前仍由美元占據主導地位的全球貨幣金融體系里,黃金只是一種以美元標價的資產而已,其價格的波動與美元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2008年次貸危機爆發后,伯南克不知疲倦地印刷美元以延緩危機并且借此向全世界轉嫁損失,美元指數大幅度下滑到73左右,投資者則不斷購入黃金以對沖紙幣的貶值,黃金價格得以攀升到歷史高位。隨著伯南克放緩印刷鈔票的節奏并改為“扭曲操作”(Operation Twist),加之歐債危機的不斷顯現,投資者們大量增持美元,美元指數上升到80左右,相應地,黃金價格也一路從1900多美元下滑到目前的水平。未來金價的走勢將取決于全球經濟的走勢以及央行的貨幣政策。對此,筆者認為,未來全球經濟將繼續下滑,但是將會令人無奈的是,屆時即使央行重新祭起印刷鈔票的法寶,也將無法阻擋經濟下滑的趨勢。根本原因在于造成2008年危機的因素在過去幾年里不但沒有被消除,而且由于各國濫發貨幣已經出現了進一步惡化的趨勢。 從宏觀層面上看,2008年危機的根源在于全球的產能過剩和西方發達國家債務過剩,次貸危機爆發后各國政府出于救急的需要,回避了對全球業已嚴重失衡經濟結構的調整,而是采取了濫發鈔票、強制全社會買單的飲鴆止渴的做法。其結果是:危機爆發3年后的今天,全球范圍內產能過剩狀況不見好轉,而且在很多領域內仍在進一步惡化!例如,鋼鐵行業、新興市場經濟體的房地產行業、汽車制造業等。發達國家在危機爆發后已經開始了去杠桿化進程,但是在新興市場經濟體里,國家、企業和個人的負債已經大幅度攀升,已經事實上為下一輪具有新興市場特色債務危機的爆發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中國老太太已經追上美國老太太”只不過是其中的一個寫照而已。公平地講,過去幾年里由于央行辛勤地印刷鈔票,全球的確避免了在2008年和2009年里連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