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平靜的黃金市場"暗流涌動" 機會強過股市 |
發布日期:09-08-17 08:22:28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理財周報 作者: |
與2007年火爆以及2008年次債第二波時一天上漲100多美元的波動相比,今年以來,黃金市場還算相對平靜。年內低點在867.90(4月17日),高點也不過980.85(6月2日),現下仍在950美元的價位附近。
眾所周知,IMF任何一項事務的表決都需得到美國的同意。長期以來,我們對IMF頗有微詞,也是因為它多為美國及其盟友服務和搖旗吶喊。所以這一回IMF計劃拿出自家12.4%的黃金拋向市場,意欲如何,就不由得要人仔細想想。 通常情況下,黃金與美元的走勢都是反向的,即美元漲,黃金就跌,反之亦然。所以去年郎咸平教授建議大家拿100元的美元,再拿100美元的黃金(或者歐元),這樣至少可在波動之后,保證自己不受損失。然而美國確實有一群頂級高手在掌控金融,他們利用危機中歐洲需通過刺激出口來恢復經濟的意愿,創造出歐元下跌,黃金與美元不倒的局面,一舉確立了美元避險貨幣的地位。 再者,無論是美國、歐盟還是中國,為了闖過此輪金融危機都不惜血本地投入天量貨幣,這種做法的不良后果通常要在經濟恢復后才能反映出來。比如造成新一輪通脹(雖然7月國內的CPI同比仍然下降了1.8%,但無論是豬肉、小麥還是住房的實際價格都在上漲)。而增加自己的黃金儲備,對于應付預期中的通脹,是有巨大幫助的。 其三要看看國際上的黃金交易情況。根據黃金礦業服務公司(GFMS)最新報告,今年上半年全球官方黃金凈出售量僅為39噸,同比下滑73%,而協議以外的國家購買了56噸黃金。究其原因,是因為官方把黃金視為一種重要的儲備資產,這種態度變化也受到了美元長期走弱、黃金走強和其資產多樣化功能的支持。簡而言之,大家如果不是在囤貨,至少也是惜售的。 從以上情況可看出,我們最應該關注的問題有兩點。一是IMF能不能真的賣黃金。無論是賣,或者不賣,它都會本著“有利于美國”的原則來決定,而絕非什么為貧窮國家提供貸款資金;二是這400噸黃金賣給誰。這個問題的答案可能會比較困難,我們很難精確地跟蹤到每筆黃金最后的去向。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有能力,美國一定會大筆買入的。在黃金儲備這件事上,美國的態度從上世紀70年代到現在都沒變過,基本上是一毛不拔,只進不出。 截至2009年4月,美國黃金儲備量為8133.5噸,占外匯儲備的75.9%,名符其實的世界第一。 因此,我們有必要關注一下目前看起來平靜的黃金市場,在當前股市脆弱的情況下,黃金的機會將更加明顯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