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市場玩的就是零和游戲 |
發布日期:13-04-26 08:55:18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環球》雜志 作者:何志成 |
最重要的戰略儲備意義。這樣,未來各國央行將不會增加黃金儲備,反而會減少。 而“低增長”背景主要與新興經濟體減速有關。目前,中國經濟的結構性調整已經啟動,未來房地產投資將銳減,這對弱復蘇的全球經濟將是一大考驗。而歐元區經濟尚未從債務危機的泥潭中走出來,2013年很難實現正增長。日本情況稍好,但要實現GDP增長1.5%已屬不易。美國經濟的前景更加光明一些,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美國2013年經濟增長1.9%,但美國產業結構處于調整期,制造業的回流還需要時間。由此可見,全球經濟低增長預期已經形成。 只要全球經濟低通脹、低增長的預期不改變,黃金就不可能出現大牛市。 而在“低通脹”“低增長”的大背景下,黃金價格暴跌還有兩方面原因。 一是技術面早已疲憊不堪。 2012年美聯儲放出QE3后,金價沒有突破1800美元時,其實市場已經發出了強烈的調整信號。但市場主力卻借助這個題材(包括后來日本央行的超寬松)試圖讓更多的人接盤。結果本輪黃金下跌的時間點,恰恰發生在日本央行宣布14000億美元的超寬松措施之后。而去年3月,黃金跌破每盎司1650美元時,熊市信號已經發出,很多人仍然被黃金超級大牛市的預期所綁架,不斷地搶反彈,結果上了主力的當。 二是全球投資品市場重心將轉移。 未來流動性資本攻擊的主要目標,將是與實體經濟(復蘇)關聯度更大的股市,而非純粹虛擬化的黃金。本輪黃金暴跌,雖然也引發了大宗商品和股市的下跌,但性質完全不同。黃金暴跌是熊市的開始,其他投資品市場尤其是股市的下跌,只是正常的市場調整。黃金帶動股市調整,恰是全球主力基金調倉的時機,市場的炒作對象指向了股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