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三季外儲或減少2% 黃金外儲比例持續降低](http://i0.cnfolimg.com/file/201412/51_201412220812279802.jpg)
全球第三季外儲或減少2% 令儲備從美元分散趨勢停滯
據路透社,全球央行第三季外匯儲備規模可能出現自全球金融危機以來的首次下滑,并令10年以來各家央行不斷將儲備從美元分散出去的趨勢停滯,從而可能讓歐元、澳元和加元失去一個關鍵支撐。
市場預期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美聯儲/FED)可能在明年開始加息,激勵美元指數.DXY自7月開始加速上漲。從那時以來,各家央行持有的外匯儲備便開始從紀錄高位回落。
再加上俄羅斯陷入危機,外界越來越擔心,各個央行將不得不拿出更多儲備用于阻止資金外流,以及防止本幣貶值加劇通脹并阻礙外幣債務還本付息。
![全球第三季外儲或減少2% 黃金外儲比例持續降低](http://i1.cnfolimg.com/file/201412/52_201412220812294335.jpg)
![全球第三季外儲或減少2% 黃金外儲比例持續降低](http://i2.cnfolimg.com/file/201412/53_201412220812272350.jpg)
RBC資本市場的分析師估計,第三季全球外匯儲備較前季減少了2%。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將于12月底公布外儲數據。
這相當于總額為12萬億(兆)的全球外匯儲備減少了2,400億美元,也是自2008年底/2009年初以來的首次下降。三分之二的全球儲備掌握在新興市場經濟體手中,而多數為中國所持有。
“央行通常為外匯儲備中的美元、歐元和其他貨幣設定了固定比例,”紐約梅隆銀行策略師Neil Mellor稱。
“因此,如果總儲備下降,就必須賣出歐元和其他貨幣,以便維持這個比例。10年來支撐歐元的外儲多元化進程將會逆轉,歐元將受挫最深。”
根據IMF數據,第二季度末,全球外匯儲備中的美元比例約為61%,歐元為24%。
在2013年同期這個數字分別是61.8%和23.8%。1999年在歐元發行伊始時,其比例為17.8%,但此后穩步上升,大多是以美元減少為代價。這期間,歐元兌美元EUR=上漲了近20%。
“過去,各國外儲的被動多元化壓制了波動性,提振歐元及高收益的G10(10國集團)貨幣,”瑞銀匯市策略師Geoffrey Yu稱。
“隨著美國升息,新興市場經濟體的央行可能會更加忙于保衛本國貨幣、消耗外儲。因此,資金流出中國,以及新興市場外儲普降或將成為常態。”
有影響力的參與者
在日成交額高達5.5萬億美元的外匯市場上,包括中國、韓國和臺灣在內的各國央行是積極的、有影響力的參與者。但他們通常盡可能謹慎地進行交易,以便最大限度降低市場波動。
央行很少會調整所持有的儲備構成,但由于官方利率接近零,流動性最高的貨幣如美元和日圓的回報極低,一些國家的央行已經將外儲多元化,納入高收益貨幣。
例如,俄羅斯央行已經穩步買入澳元AUD=和加元CAD=,截至第二季末,這兩種貨幣在全球儲備中的占比總計為3.9%。但隨著俄羅斯外儲規模降至五年低點,此類需求將減少。
“近些年,積累外儲的主要是海灣地區的石油出口國、俄羅斯和尼日利亞,很明顯他們在損失外儲,并且將繼續損失,”美銀美林的固定收益和EEMEA地區經濟部門主管David Hauner稱。
截至第三季度末,中國外匯儲備下降至3.888萬億美元,當季減少1,052億美元。
“整體趨勢依然是全球外儲增長放緩,”RBC Capital資深外匯分析師Elsa Lignos稱,“'循環至'非美元貨幣將不再是支撐其他G10貨幣的一個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