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金2.0時代需要清楚的九個最重要名詞 |
發布日期:09-10-21 17:05:19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南都周刊 作者:元直 |
黃金投資進入2.0時代:紐約黃金期貨在每盎司1000美元價格徘徊了一個多月后開始脫韁上升,一舉拿下2008年3月創下的1033.9美元高位。在投資黃金這個炙手可熱的寵兒之前,你需要搞清楚以下九個最重要的名詞。
文·元直 一、 通脹 “亂世藏金”人人皆知。通脹環境下,黃金是不是最佳選擇?今年來,現實又扇了我們幾個巴掌。 各國央行放水救市后,股票、房地產、商品、外幣等資產在這樣的通脹環境中同樣受惠,雖然金價以美元計創了歷史新高,但以澳元計,比今年首季高位仍低三成多;以日圓計比去年第三季高位低一成半;即使以較為弱勢的英鎊計,金價跟今春高位比較仍有6%的距離。 換句話說,單以今年的情況而論,投資黃金的收益率并不高。因為黃金的起點太高(唯一同比正增長的資產),而其他有色金屬等商品則不同,可謂從地獄到天堂,漲幅自然更為驚人。 不過歷史上也有支持“亂世藏金”的例子:美國經濟大蕭條期間,道指從1929年至1932年狂跌九成,之后于低位蟄伏6年。但當時美國主要金礦商Homestake Mining股價卻從60美元暴漲至500美元。經濟蕭條物價下滑,通脹當然不是其股價一枝獨秀的原因;投資者相信黃金是動蕩時代保障財富最有效的工具,才是這家金礦商在大蕭條期間股價飛升的底因。 二、美元 追溯到金本位,35美元兌換1盎司黃金之所以崩潰,“原罪”就是法國政府于上世紀60年代末堅持提取黃金(不要美元),但美國壓根兒就沒有足夠的實金支持隨印隨有的美元,金本位制不攻自破,盎司金價在金本位無以為繼后,很快便暴漲十倍。 隨著美國債臺高筑,美元正在逐漸喪失主要儲備貨幣地位──驅使愈來愈多投資者買金,投資需求已取代其他力量,成為黃金市場的主體。 正因為黃金用美元計量,美元的貶值直接刺激黃金走強,兩者理論上是個高度負相關。但不排除以下情況:如果投資者對蕭條的恐慌加劇,放棄風險資產(如股票),重回美元懷抱,這時美元和黃金可能皆走強;反之,當投資者追逐風險資產,美元、黃金也可能齊跌。從最近環球股市還不斷攀升,但金價反而創下新高,似乎可以看出大戶的危機意識,相比美元的避險功能,黃金更甚。 三、金礦股 10月9日,A股節后開市第一日,黃金股開盤即全線漲停成為當日最大亮點,莫說正宗金礦股,但凡沾點金粉的二線股,同樣雞犬升天。 英國投資周刊MoneyWeek刊登了一幅有說服力的圖,從中可見,最近7年里,金價穩步向上后,HUI(不做對沖安排的金礦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