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供應不及需求數字 西方央行一直秘密出售? |
Sprott Asset Management的首席執行官Eric Sprott認為將出現黃金短缺。 Sprott指出,全球每年的黃金供應量在4300噸左右,其中3000噸來自礦產,1300噸來自回收。2013年從黃金ETF中額外流出了約900噸黃金,因此供應量增加了約21%。 在去年4月金價大跌的背景下,印度在2013年4月到6月買入了336噸黃金,中國也開始創下黃金購買記錄。 中國和俄羅斯這兩大黃金生產國一般不出口黃金,在除開這兩國的黃金產量后,每個月全球黃金供應量僅僅190噸。印度和中國分部購買50噸和90噸的話,那么全球其它地區所能獲得的黃金就將非常有限。而有分析師稱,去年中國全年的黃金需求在2000噸左右,可見需求之多。 此外,迪拜計劃建造一個每年能處理1400噸黃金的加工廠。目前全球每年黃金加工量在6000噸左右,也就是說這一數字將再被增加20%左右,那么4300噸的供應量顯然是遠遠不夠的。加工能力和供應量之間的差距或許就說明問題的存在。 Sprott認為全球真實被交易的黃金量要遠高于官方統計的4300噸,他認為這其中的秘密在于,很多國家央行都在暗地里出售黃金給中國。 另外,Sprott認為,還要注意的就是德國要從美國拿回的那些黃金,德國要求在7年內拿回300噸黃金,但目前為止卻僅僅取回了5噸。美國應當存有資金的8100噸黃金和德國的1500噸黃金,因此德國難以取回區區300噸黃金著實令人生疑。 再看瑞士這個全球黃金中心,今年2月,114噸黃金從英國進口到瑞士,而英國本身是不生產任何黃金的,因此,這些黃金從何而來呢?最可能的答案就是英格蘭銀行或者黃金ETF。 美國地質調查局數據顯示,今年1月美國出口黃金80噸,而美國每個月只生產黃金20噸,再進口黃金20噸,因此,這多出來的40噸自然也讓人懷疑來自美國財政部。 Sprott認為,西方國家央行之所以向亞洲地區出售黃金,目的就是要壓低實物黃金的價格。部分人都意識到低利率和印鈔將對美元非常不利,而真的讓人恐慌的卻將是高漲的金價,因此,將金價維持在低水平是財政政策的一部分。 Sprott認為,當美國真的沒有黃金了的時候,也就是這一政策失敗的時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