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指資金安全隱患 交易所整頓3個月攻堅戰打響 |
發布日期:14-08-20 08:57:41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作者:韓祎 谷楓 |
交易場所整頓正在緊鑼密鼓進行。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知情人士處獲悉,大連市交易場所的檢查已于上周開始。此輪交易場所整頓風暴起源于,今年6月底證監會清整聯辦發布的《關于開展各類交易場所現場檢查的通知》(28號文)。 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張曉軍于上周五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此次現場檢查的重點是交易品種、交易方式。這次檢查會持續三個月左右的時間,檢查內容包括交易場所的設立審批、業務運行和內部管理是否符合國家下發的文件。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此次現場檢查的另一重要方面是資金安全,針對貴金屬類、文化產權類和股權類交易場所展開檢查。 與此同時,關于交易模式的整改也已在進行中。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各個交易場所也已在向監管層上報整改材料,不過交易模式的調整方向還沒有明確結論。 有交易所業內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透露,以天貴所為代表的做市商制度必須要作出調整,才能通過這兩輪檢查工作。該人士表示,“做市商制度最大的隱患是國內做市商缺乏海外對沖渠道,會對會員單位產生風險,這樣的風險可能迫使會員單位損害客戶利益,導致客戶虧損。” 根據CHINAFT數據庫顯示,截至2014年7月中旬,國內在冊各類交易場所總數為564家,其中現貨交易場所253家。在這些交易場所中,據消息透露已有93家交易場所面臨調查,而已正式公開承認或被披露遭停業整頓的交易場所9家。 第三方支付隱患 繼年初央視曝光部分貴金屬交易平臺操控系統后臺修改交易數據的內幕后,7月份山東大蒜電子盤再度上演崩盤戲碼,8月7日更是發生了青島金智發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總經理宗文雷涉嫌攜款4億元人民幣潛逃事件。近期事件都反映了國內交易場所對資金的管理存在漏洞。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此次現場檢查小組的重點檢查項目之一就是資金安全問題。 前述交易所人士透露:“每個交易所的系統和最后的賬目結算會有連接,現場檢查小組通過核查交易所的交易數據來檢查是否存在虛的資金,以及確認交易量是否被虛增,F場檢查小組可以通過交易流水數據以及財務賬目來評估交易所的系統是否合格。” 一位交易所的內部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國內很多交易所并沒有嚴格采用第三方資金存管業務,而僅是第三方支付,這就無法保證客戶的資金和交易所的資金是分開的。第三方支付方式使得客戶資金直接流入交易所的賬戶,無法保證客戶的資金安全。” “目前的監管要求是,新申請的交易場所需要開展第三方資金存管才有資格獲得審批”。另有一位交易所人士表示。 對沖渠道缺失 除了資金安全,交易模式的風險排查亦是此次監管部門關注的重點。上述交易所業內人士表示,“后續地方監管層會發起對相應的交易模式的整頓。” 受制于外匯管制、國內市場相對封閉等因素,加上國內市場的特殊性,有些交易模式衍生出一些“中國特色”。 以貴金屬為代表的部分品種,與國際價格聯系密切,價格形成機制也以國際價格為基準,通過人民幣匯率換算,但在實際的交易過程中,由于缺乏海外對沖渠道,出現單邊行情時,采用做市商交易模式的會員單位可能無法在短時間內找到對手盤,這其中暗藏一系列風險。 一位貴金屬交易所的執行董事表示:“國內的做市商制度并不完整,國內貴金屬交易所的做市商并不能夠自主報價,例如天貴所也是統一從海外將價格引進來,加上固定的點差,會員單位就必須以這個價格去報價! 一位接近天貴所的人士也透露,天津貴金屬交易所委派了四個特別會員單位承擔對沖風險。他說:“如果國內的單子無法跟國際上完全對沖,最終是由這四個特別會員單位自己承擔風險,所以可能導致客戶要和這四個特別會員進行對賭。” 上述人士表示,這四個特別會員能不能做到完全對沖是未知的,他們能否跟國際投行、國際清算銀行接軌,真正做到價格透明、價格同步,現在也是個疑問。 “現在對沖面臨的最大的問題就是缺乏海外對沖渠道。因為人民幣不能在國際市場自由流通,存在著匯兌問題,會員單位的資金流向海外受到限制。而目前國內交易市場的綜合類會員單位大多是企業并非金融機構,是否具備能力和資質進行海外交易,海外交易的資金結算、匯兌如何進行,都存在很多不透明的地方!鄙鲜鼋灰姿鶚I內人士表示。 他認為最終還是要解決對沖渠道的問題,“可能最后要有大型的金融機構參與其中,因為大型金融機構有能力和有渠道進行對沖,其風險管控系統從安全性和交易能力上來看也是優于普通企業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