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鋼協:40家企業非法倒礦干擾談判 |
發布日期:09-08-05 09:13:02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中國黃金資訊網 作者: |
在31日舉行的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下稱“中鋼協”)例行新聞發布會上,中鋼協常務副會長羅冰生表示,目前國內具有鐵礦石進口資格的企業有112家,實際進口企業卻高達152家,這說明有40家企業在非法進口礦石。 據羅冰生介紹,由于倒礦者眾多以及內需強勁,今年以來,現貨礦占進口總量的比重達82.74%,通過貿易商大量進口,造成鐵礦石進口超量,扭曲了國內鐵礦石供需關系,并對進口鐵礦石價格談判帶來重大干擾。 今年上半年,中國進口鐵礦石29721.51萬噸,同比增加了6733萬噸,增長29.3%。而上半年國產生鐵25879.9萬噸,同比增加1363.96萬噸,同比增長5.56%。上半年增產的生鐵增加鐵礦石消耗2155萬噸,而進口礦增加6733萬噸,加上考慮國內礦山減產的影響,進口礦仍然明顯大于生產增長的需求。 此外,羅冰生說,“進口礦的暴漲造成國內進口鐵礦石大量庫存積壓,海運滯港待卸的時間延長,提高了海運費上漲幅度。” 天津一家鐵礦石貿易商的負責人昨天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坦言,公司并沒有進口礦資質,一直以來都是掛靠其他具有進口礦資質的貿易商走貨的。 2005年,商務部第一次對鐵礦石進口秩序進行規范,當年有數百家鐵礦石進口企業向商務部遞交申請,但是最終只有118家符合條件。“當時,我也向商務部遞交了,所有的材料都準備好了,但是最后沒有通過。”上述貿易商說。 過往幾年,中鋼協一直將鐵礦石價格連年暴漲歸咎于進口礦的混亂。今年,為了治理進口秩序,中鋼協提出,要實行代理機制,禁止企業隨意倒礦,無論是貿易商還是鋼鐵企業給不具備進口資質鋼廠代理進口礦的時候,只能收取一定比例代理費,不得肆意炒作哄抬物價。 羅冰生向記者坦言,幾年前,中鋼協就提出代理制,但在執行方面不能令人滿意。據他介紹,目前歐洲、日本、韓國等都實行代理機制,也就是統一進口礦價格,不存在長協價和現貨價之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