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礦石中國模式南柯一夢 |
斷貨陰影和成本不斷上漲的雙重壓力下,鋼企希望盡早結束鐵礦石談判 鐵礦石中國模式南柯一夢 ● 全球第四大鐵礦石供應商FMG“倒戈”,表示將采用與市場掛鉤的價格體系 ● 國際機構“落井下石”,力推指數定價 ● 中鋼協很有可能再次被鋼企與礦商架空 鐵礦石200美元/噸。這個價格,恐怕會嚇壞許多業內人士,這不是瘋了么?而這樣的事實,正煎熬著我國眾多的鋼鐵企業。 在中鋼協號召抵制三大鐵礦石巨頭的號角聲中,近來中國鋼企拒絕進口巴西淡水河谷、澳大利亞力拓和必和必拓的鐵礦石。中鋼協試圖用中國對鐵礦石市場的影響力來實現中國模式的夢想,然而,這注定是一場難以打贏的高成本之戰。 FMG“倒戈” 雖然全球第四大鐵礦石供應商FMG此前一再表示,不會跟隨三大巨頭的步伐,而將根據自己的需求拓展與中國客戶的關系。可是在鐵礦石價格飛漲、三巨頭集體謀求向季度定價轉向的時刻,FMG再也禁不住巨額利潤的誘惑“反水”。4月24日,FMG表示,將采用與市場掛鉤的價格體系。 去年,FMG為了拓展中國市場,其所產鐵礦石全部銷往中國,并與中方簽訂長協鐵礦石供應合同,且價格較三巨頭更為優惠。而FMG此時“倒戈”,無疑對中國鋼企鐵礦石談判雪上加霜。 國際機構力推指數定價 在鐵礦石巨頭力推現貨價格體系時,國際機構也在“落井下石”。4月24日,國際金屬信息提供商金屬導報鐵礦石價格指數總監卡梅隆·亨特就在中國大肆推銷指數定價。 目前,國際上比較有影響的鐵礦石指數主要有3個,它們是環球鋼訊的TSI指數、金屬導報的MBIO指數和普氏能源資訊的普氏指數。亨特表示,MBIO指數以中國青島港到岸的品位62%鐵礦石價格為基準編制,價格數據來自于供應方、貿易商和消費者等多個市場參與主體。 東證期貨總經理黨劍表示,“對于鐵礦石金融衍生品的出現,中國鋼廠需要正視它、研究它,并學會利用它。”僅以鐵礦石價格指數為例,其采集地和潛在客戶都瞄準中國,但發布者卻是外資機構,這無疑值得業界深思。在主動應對并力爭制定自己的“游戲規則”方面,中國鋼鐵業需要有更積極的態度。 尷尬依舊 雖然目前中鋼協依舊“強勢”,還在挽救瀕臨熄火的長協機制,也在進一步整頓國內鐵礦石進口秩序,但這顯得有些力不從心。 近日來,鐵礦石現貨市場雖然有些低迷,但進口價格依然高挺,這令國內鋼企承受巨大壓力。4月1日已過,三大鐵礦石巨頭不再按去年的價格供貨,國內鋼企不得不在現貨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