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全球黃金平均生產成本約700美元每盎司 |
國際資源行政總裁彼特·阿爾伯特(Peter Albert)于5月15日表示,2011年全球黃金生產平均成本為700美元/盎司左右;而近日受到歐洲債務危機等各種因素影響,大宗商品價格紛紛下滑,而金價也隨之有所回調,不過這只是金價長期上升途中“喘口氣”,未來多種因素繼續將對金價有所支撐。而有業內人士表示,未來黃金勘探開采成本將持續上升。 彼特是在接受包括《第一財經日報》在內媒體采訪時作出上述表示的。他同時透露,國際資源位于印尼蘇門答臘Martabe的金銀礦項目,將于7月開始首批黃金的投產,而近日印尼發生的地震災害并未對開采生產設施造成損壞。 據路透社報道,世界黃金協會首席執行官施安霂(Aram Shishmanian)5月15日表示,黃金礦產商目前生存的底線是金價在1300美元,但他們同時還面臨著礦業成本、分紅成本和東道國稅收的急劇攀升;如果今后五年延續這一趨勢,金價至少須達到3000美元/盎司,金礦行業才能保持盈利。 針對上述報道,彼特稱暫時不便作出評論,不過他估算,2011年全球黃金開采生產成本大約為700美元/盎司,而預計上述印尼項目的生產成本在350~400美元左右,這比全球多數金礦的生產成本要低。“黃金價格在1500~1600美元/盎司左右,對金礦開采業來說依然是很好的價錢。”彼特認為。 彼特表示,長期支撐金價的因素依然較多,比如黃金生產處于持平和下降軌道,過去幾年越來越少有新的金礦生產上線,全球黃金產量并沒有增加;黃金是通貨膨脹、貨幣貶值較好的對沖工具,而目前貨幣依然有較大貶值風險;此外,在中國和印度等亞洲地區,越來越多的人士有收藏黃金的偏好;而世界并不平靜,地緣政治的風險等各種不穩定因素依然存在,這對金價都會形成支撐。 而路透社的報道則稱,施安霂表示,黃金未來的需求源自新興市場、各國央行和投資者,中國和印度的需求如今占全球黃金市場需求的55%,而新興市場也打算增加黃金儲備。此外,全球黃金ETF目前共持有價值1200億美元的黃金,這只是“冰山一角”,美國養老基金目前持有的黃金數量不多,但預計今后20年這一狀況將發生變化。 廣發期貨貴金屬研究員馮亮則向本報記者表示,世界黃金協會的背景是礦業組織,對產業比較了解,而言論也有其代表利益所在。目前來看去年700美元/盎司的平均生產成本比較符合實際,對礦業公司而言,關鍵更多是在于早期的勘探成本,以及一些相關的前期投入,而考慮到近年來世界上可供開采的新金礦很有限,勘探難度也在加大,相信這是未來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