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個月暴漲80% 三大礦山哄抬鐵礦石價格 |
發布日期:13-01-17 08:58:57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張蕊 |
果下游需求增加,適當提高鋼價,就可以讓鋼廠小于多余的成本,但如果下游需求消化不了,那么就會致使鋼廠庫存積壓,很多鋼廠會因此停產。” 中鋼協在日前召開的會議上透露,2012年1—11月鋼鐵主業仍處于虧損狀態,盈虧相抵利潤虧損19.7億元。 秦皇島一家鋼鐵公司的高層告訴時代周報,去年因為市場疲軟,鋼材需求大幅下降,其所在的鋼企相應降低了鐵礦石的庫存,“最少的時候只夠一周生產用。” 安海軒稱,由于當前正處于鋼鐵需求淡季,而鐵礦石資源總量供大于求,鋼材價格沒有明顯提高的趨勢,后期鐵礦石價格上漲態勢難以為繼。但伴隨著國家政策的進一步落實,基礎建設上馬進度加快,在今年三季度或有一定轉變。 鐵礦石定價權之痛 事實上,中國有著自己的鐵礦石交易平臺,但該平臺并不被掌握了絕大部分資源的三大礦山看好。“國外礦山吃定了國內鋼廠,除非不大量使用鐵礦石,只要大量使用,就得用澳礦和巴西礦。”知然說。 安海軒并不看好國內的鐵礦石交易平臺,“影響能力較弱,缺乏賣方導致交易量少。”安海軒稱,國內外的鐵礦石交易平臺都屬于現貨交易,但在運營模式和價格指數上有所不同。當前國內交易平臺由于缺少賣家而僅充當電子信息公布平臺,業務交易數量不多,所以確實無法吸引三大礦山前來交易。 盡管中國是世界上鐵礦石需求量最大的國家之一,但從來沒有掌握過鐵礦石的定價權,總是國外價格漲,國內就跟著漲,國外的價格跌,國內也跟著跌。為此,中鋼協曾不止一次地努力過,但始終是沒有結果。業內專家曾指出,拿不到定價權,可以推出一個鐵礦石指數,以此來主導市場。 對此,知然不以為然,“即便中國出臺了鐵礦石價格指數,也沒什么用。畢竟中國人手里沒有貨源,又不能不用別人的貨。2012年,巴西曾打算在中國大連建一個中轉堆場,就是把巴西生產出來的鐵礦石全都用40萬噸的大船拉到大連的鐵礦石港口來賣,但卻被國內的一些人以港口設計能力無法達到停靠40萬噸大船為由拒絕了。” “其實,當時如果真這么做了,鐵礦石價格肯定不是現在這個樣子,因為巴西礦想跟澳礦抗衡,如果巴西礦放到了中國來賣,那完全有可能形成巴西礦和澳洲礦拼命降價爭搶中國鋼廠的局面。”知然說。 安海軒則認為,在未掌握定價權的基礎上制定交易指數實屬徒勞,當前我國為全球鋼鐵生產第一大國,但原料定價權卻掌握在國外市場手中,制定價格指數并不能奪回主動權,國內市場需要的是交易量的增長。 事實上,“我的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