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金礦也虧錢 15%礦山減停產 |
周三,國際金價繼續在1300美元附近徘徊,兩個月以來,金價始終在1280~1320美元的區域內盤旋。由于目前黃金的金融屬性消退,帶給金價巨大支撐力的實際上是作為商品屬性而存在的金價采掘成本。記者調查國內黃金礦山企業發現,200元/克(約1000美元/盎司)~230元/ 克(約1150美元/盎司)應是國際黃金采礦業的基本成本價,國際金價有效、長期跌破該成本線的可能性非常小。 記者調查 金價不振,礦山減產傳聞四起。 “最近兩三個月,礦山的產量確實有所下降,但與金價下跌的關系不大,主要原因是我們的礦山已經采掘多年,資源質量下降,成本上升,企業不得不調整經營、減少開采量。”廣東省西部某中型金礦企業的負責人陳先生告訴記者。 兩周時間里,記者遍訪金礦企業,發現確實有一部分企業局部減產,但比例上并沒有達到此前媒體報道的“十分之七”,而且原因不一而足。除了因為金價下跌而出現減產,更多企業是因為礦山采掘時間已久、礦石質量下降、采掘成本提高而開始限產。個別企業則因為正在運作資產項目而調整生產,比如掛牌出售部分礦山的所有權,導致暫時性停產。 “我們礦上的生產還在正常運轉。”廣東金鼎黃金公司財務總監譚慎燦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而記者親臨該企業的采礦、冶煉、精選諸環節,發現其工人仍在緊鑼密鼓地生產,并沒有停產的痕跡。 不過,面對記者“同行中是否有減產”的追問,譚先生認為可能性較大,歷史上也曾出現了類似現象:金價一旦大幅下跌,企業采掘不賺錢,就會限定產量、調整生產。花旗銀行則預期,由于金價下跌導致金礦企業限產,預計2014年全球黃金的產量(約3000噸)將較2013年有所下跌。 國內最大的黃金采掘企業之一的紫金礦業高管李先生告訴記者,2013年以來,部分采掘企業的礦山確實出現了限產與間歇性停產的現象,與國際金價下跌有關,這部分礦山成本比較高,而今挖礦等于虧錢;但也有部分礦山停產是因為企業資產運作行為。全國范圍內總結看,目前處在“減產”或“停產”狀態的金礦不會超過15%。 國際采掘成本在1000美元/盎司左右 業內觀點 金礦成本究竟有多大?廣東金鼎的譚先生與中金黃金華南市場部的劉經理觀點一致:中國的采掘成本普遍要比國際采掘成本更低,目前應在1050美元/盎司這個范圍內,折合人民幣200元每克。而世界黃金協會最近的一次調查結果顯示,全球黃金礦產采掘成本應在1050~1200美元區間,平均值高于1150美元(約1150美元/盎司)。 “這個數字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