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金銀鉑鈀四種貴金屬誰更加有錢途 |
黃金:黃金作為各國央行外匯儲備的一個重要部分,在金融市場充滿動蕩的時代更加受到市場的追捧。2012黃金繼續看漲,并且價格有望創新高。為什么說黃金的牛市盛宴遠未結束呢? 從需求角度看,黃金作為官方和民間的需求繼續看好。 以官方為例,在黃金跟美元掛鉤的布雷頓生金融貨幣體系時代,各國的央行的黃金儲備占據差不多整個外匯儲備的50%左右,隨著布雷頓生體系的瓦解,各國央行的黃金儲備在整個外匯儲備中的份額不斷地下降。這其中有幾個方面的原因,一個是黃金的貨幣屬性作為法定意義已經失去了,另外一方面是實際經濟的增速迅猛,特別是計算機經濟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的興起和普及,將全球化、無線辦公、網上辦公推向了一個全新的高潮,從而帶動全球經濟高速增長,經濟數量和質量幾何倍數增長,使得各國的央行外匯儲備也是迅猛增加,黃金作為外匯儲備的份額自然不斷地下降。黃金作為外匯儲備的一部分,各個國家的份額不一樣,有些占據的比例不到百分之一,有些則高達百分之二十以上。 從08年金融危機出現以后,各國央行意識到黃金儲備作為外匯資產儲備的一部分,不可或缺,特別是在穩定自身幣值穩定上,在是市場上依然有不可估量的心理效應,這是因為黃金的稀少性和歷史久遠的貨幣屬性決定的。于是各國央行開始買進黃金,1999年各國央行簽署第一個售金協議后,各國央行基本上都是每年出售到協議規定的上線,但是最近幾年特別是去年以來,各國央行基本上不再出售黃金,而是涌現出一批央行從市場買入黃金,像2011年韓國央行購買了25噸黃金,俄羅斯央行購買了63噸黃金,泰國央行購買了58噸黃金,而墨西哥則購買了高達98噸的黃金,其他小國像玻利維亞都購買了14噸黃金,使得黃金的需求,呈現官方需求局面的利好局面,這種官方對黃金的避險需求利好局面在2012年將繼續。 另外從民間需求看,像中國和印度歷來是零售黃金需求大國。印度最近十年基本上保持每年30%左右的需求增長,而中國從2008年零售需求大致55噸到2010年185噸,大幅增長超過200%,歐洲部分國家因為主權債務危機的恐慌也部分導致民間黃金需求增加,避險性有上升苗頭。 那么,黃金在2012年會不會出現意外的大幅拋售呢?或者說出現供給的突然大幅增加呢? 從黃金的供給上看,生產商今年大舉拋售套期保值的頭寸的可能性很小,另外金礦增產穩定,今年可能還有部分大的金礦增長不明朗。目前看,這種情況完全有可能存在。 從市場角度看,歐洲相關國家為了解決主權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