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典文學名著——《三國演義》金銀紀念幣(第1組)賞析 |
在中國現代金銀幣十大題材中,中國古典文學題材是必不可少的題材之一,以《三國演義》為首的四大名著更是以多種形式傳播于世界各個角落,而金銀演繹的“質”與“美”更是精美絕倫,令人嘆為觀止。
《三國演義》是由“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拉開歷史序幕的,小說的第一回 就是“宴桃園豪杰三結義,斬黃巾英雄首立功”;谝环N定型的文化心理結構,《三國演義》中“尊正統,崇正義;貶異端,斥權術”的意識被廣大百姓所接受,雖然封建制度早已不復存在,小說里歷史事實也無從考究,但書中的典型人物及獨特事件卻仍是人們茶余飯后津津樂道的話題。并且“道在倫常中”,“日用而不知”,這樣的意識是無處不在的,以至于《三國演義》金銀紀念幣的開篇之作就是劉備領先,而非曹操打頭。
桃園三結義以其情節的曲折、細節的豐富、情感的共鳴和心靈的互動而吸引讀者的眼球,也是通過對劉備、關羽和張飛三人的刻畫而慢慢引領讀者漸入“三國園”,尤其是三位的桃園結義開啟了歷史的轉軸,也成為了后來民間習俗的示范典范。
中國古典文學名著——《三國演義》金銀紀念幣1盎司金幣(從左依次為劉備、關羽、張飛) 1盎司金幣刻畫了劉備“仁者無敵”的形象。在小說中,他是正統的代表卻淪落為靠賣草鞋為生的平民百姓,但他志存高遠,以卓越的品質、謙遜的作風招攬了一大批至死不渝的忠良之士,最后建立蜀漢。曹操言:“方今收英雄時也,殺一人而失天下之心,不可”。從中不難看出劉備“仁者”的形象以深入人心。金幣上劉備的形體端正,莊重嚴肅,儀表堂堂,頗有風度。
而關羽的造型則與劉備大相徑庭,他身著盔甲,秉燭夜讀,含蓄地表達了他文武雙全的氣質。斬華雄,過五關斬六將,大水七軍克敵強,淋漓盡致地表現關羽英勇非凡“武”的一面;而曹營歲月中所體現的“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氣概,更是顯示士為知己者死的浩然正氣。
八蛇矛在手,良駒胯下馳騁,威風凜然的風采是金幣上張飛的形象,這個心直口快、眼里容不得沙子的魯莽好漢怒打督郵,誤戰關羽,把火爆的脾氣刻畫得入木三分,但是“巧收嚴顏”、“疑兵記”卻呈現他智慧的一面。
中國古典文學名著——《三國演義》金銀紀念幣(第1組)5盎司金幣“桃園三結義” 原本是三條平行線,卻因為一刀肉而相遇,集市上紅黑臉的相斗,給予劉備登場的契機,民間戲稱“一龍分二虎”。這枚金幣把劉備、關羽、張飛“不是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的盟誓結拜的瞬間凝固成永恒,幣面的三人姿態各異,但意愿無二,生死與共、義薄云天,天地為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