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還會跌嗎? |
發布日期:11-10-23 09:14:19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華夏時報 作者: |
會對黃金的價格有更清晰的認識。 2004年是世界大宗商品價格開始平臺大突破的一年,之后國際大宗商品價格進入了新的歷史定位階段。下面我們用銅和原油的價格與黃金、白銀等做個比較來說明一些問題,為方便對比,下面例證中簡化了計量單位。 倫敦銅2004年1月最低時是2307,到2011年2月達到了最高點10190,上漲了近4.42倍; 美原油指數2004年1月最低時為31.13,至2008年7月達到最高點147.94,漲了4.75倍; 倫敦金2004年5月最低為371.60,至2011年9月達到最高點1920.38,上漲了5.16倍; 倫敦白銀2004年5月最低為5.43,至2011年4月達到最高點49.81,上漲了9.17倍。 重要資源類大宗商品從2004年上漲至近8年間的最高點,基本的漲幅都控制在5倍以內,相比重要的能源與有色金屬,黃金與白銀在2011年明顯出現了超漲狀態,尤其是白銀價格的超漲非常嚴重,所以前期白銀率先大幅暴跌有其內在原因。由于歐債問題的困擾,銅和原油等前期重挫,貴金屬隨之調整也是必然。 有些人認為未來貨幣體系會更加紊亂,黃金、白銀的貨幣價值將會充分體現出來,我對這種看法略有異議,歷史上黃金、白銀、銅等都是貨幣體系的一部分,所以歷史上等價物也是一個相對穩定的商品組合,今天的世界更是如此,我們幾乎找不到任何一個標的物可以作為穩定的等價物,所以當紙幣體系遭受巨大挑戰時,未來的保值功能依然會表現在多種商品的組合上,黃金、白銀、有色金屬、原油等等都會成為這個組合中的一部分,而不會只有1-2個獨特的品種去衡量所有的商品價值,因此這個組合中的每一種商品間就必然存在相對合理的價格關系,過度強調黃金、白銀等貴金屬的作用,會將投資者引入誤區。 從另一個側面來說,由于紙幣濫發脫離了貨幣特性從而造成了惡性通脹現象,那么重要商品的組合就會形成從而強調貨幣特性,使交換價值回歸,這就制約了紙幣與商品嚴重脫節的現象,當紙幣與商品價值嚴重脫節時,經濟就會出現危機修復的特征,紙幣體系將遭受懲罰,貨幣體系將會重新修復,因此,定量寬松貨幣政策是難以長期維持的,也無法解決目前的歐美債務危機,寬松貨幣政策不僅不能挽救危機,反而會導致經濟再次衰落,經濟的衰落也必將導致大宗商品價格的回落,這時黃金與白銀等貴金屬,也必然隨著商品組合的價格下跌而逐步回落。所以我們在判斷黃金與白銀等貴金屬的走勢時,需要對國際大宗商品的基本漲幅有所了解,并做一比較,以判斷黃金等價格是否合理,是否脫離了商品價值。就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