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炒金“十有九詐” 3大陷阱不可不防 |
房產、股票和黃金是抵御通貨膨脹的三大武器,而經過今年價格迅猛上漲之后,房產和股票出現短暫性啞火,加入炒金隊伍的投資者不斷壯大。而銀行近期猛推貴金屬的攻略也將黃金、白銀延期交易(AuT+D、AgT+D等品種)等高風險高收益的貴金屬交易品種推進了普通投資者的視野。但嘗鮮的同時,不少投資者也被暴露在較高的風險下,因此散戶們對炒金炒銀的陷阱和誤區不可不防。 個案 只要跟投資沾邊,蔡先生都很感興趣。炒房、炒股、炒黃金,他從2006年開始就把這三類投資品作為資產配置的三駕馬車。而如今房市的滯脹、股市的回調令蔡先生對黃金寄予厚望。他認為如果未來全球通貨膨脹不可避免,那么黃金目前還有投資機會。因此他計劃將黃金的投資倉位從10%增至20%,同時他在朋友的推薦下到黃金投資公司開設了T+D交易賬戶,打算體驗一把杠桿投資的刺激。不過對于此前炒金陷阱的報道,蔡先生對T+D的投資渠道始終不放心“相比之下,還是在銀行開通相關業務和交易更有安全感”。
銀行助推貴金屬T+D熱潮 在理財產品投資受限、股市振蕩下行的環境下,投資者對貴金屬投資的熱度始終不減。而近期銀行加大了貴金屬業務的推廣力度也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尤其是銀行首度代理上海黃金交易所(下稱上金所)延期交易(以黃金T+D為最活躍品種),更是讓杠桿化投資備受追捧。 僅7月份就有3家商業銀行推出了黃金投資產品———農業銀行的黃金自由品牌“傳世之寶”實物黃金、中國銀行(601988,股吧)(601988,股吧)的“中銀-龍鳳金”實物金條,以及北京銀行(601169,股吧)(601169,股吧)的代理個人事務黃金業務。而進入8月,興業銀行(601166,股吧)(601166,股吧)和民生銀行(600016,股吧)(600016,股吧)幾乎同時推出黃金、白銀延期交易,成為銀行開展貴金屬延期交易的首批試水者。 由于去年以來黃金價格波動加劇,具有杠桿化特性的黃金延期交易吸引了大量炒金投資者。同時今年白銀價格兩倍于黃金的振幅也讓這一冷門投資品種逐漸升溫。 “T+D”和“白銀”成為不少投機客追捧的新潮流。然而不少投資者對貴金屬延期交易規則不熟悉,一不小心便落入部分違法機構布下的騙錢陷阱。 代客操作不合法 趙女士在2008年3月通過廣州富*黃金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富*黃金”)開通了上金所的貴金屬交易賬戶,并在富*公司員工劉*波的建議下委托其理財。原本希望借助專家力量獲取投資收益的趙女士卻在一年來陷入了不斷填補保證金缺口的困境。 “開始投入16萬元作為保證金,但不到1年時間,就虧損得所剩無幾了。經紀人先后兩次建議我追加資金,并承諾到今年年底無法回本的話將賠償我50%虧損的資金。”趙女士對于經紀人的建議信以為真,但截至目前總共28萬元的投入已分文無存。這讓她沒有理由不懷疑專家代客理財是否別有動機,她會否已經落入騙錢陷阱呢? 記者查詢獲悉,廣州富*黃金有限公司乃上金所綜合類會員,具備代理貴金屬交易的資格(2008年,上金所曾暫停綜合類會員為個人投資者開戶,至今仍未恢復)。然而通過合規機構炒金為何也落得竹籃打水一場空的結果呢?問題出在“代客理財”的身上。 廣東粵寶黃金投資有限公司首席分析師朱志剛指出,代理公司的代客操盤也是國家所不允許的,投資者若因此有所損失,是不受法律保護的。 趙女士也對記者表示,在開設賬戶時,她與富*黃金簽訂的是《貴金屬電子交易合同》,委托公司員工劉*波代為理財也僅是口頭協議并未簽訂任何文件。 而委托他人理財讓趙女士的資金陷入了不可控的危險之下。“代理公司要收取客戶的交易傭金,那么如果由公司操盤手代客理財,客戶可能面臨較高的道德風險。”廣東一家黃金投資公司的總經理對記者表示,操盤手可以通過頻繁交易、甚至通過虛擬交易數據將投資者的保證金耗盡,而投資者能做的只能不斷填補保證金的窟窿。 ◎TIPS 敬而遠之 朱志剛表示,委托理財就等于將資金放在毫無法律保護的處境下,因此投資者若無一定的黃金投資專業知識,最好不要輕易涉水部分風險較高的黃金投資品種,尤其是放大倍數的黃金T+D和黃金期貨。 地下炒金十有九詐 如果說委托理財是具有一定隱蔽性的炒金陷阱,那么地下炒金幾乎是赤裸裸的騙術。 中信建投期貨公司高級分析師鐘晟表示,地下炒金十有八九是騙錢陷阱,“內地居民做境外市場的黃金交易不受內地法律保護。投資者交給地下炒金公司的資金安全無法保證,通常情況下,保證金從人民幣兌換成美元、港幣后,流出境外,資金去向不清楚。且不說虧損資金追不回來,就是保證金都有被公司卷走的危險。” “地下炒金公司通常會以鎖倉的名義騙取投資者更多的錢財,讓投資者一而再、再而三地進行資金注入。即使賬戶里有足夠的鎖倉資金,公司也會聲稱資金不足。”一位曾經在地下炒金公司工作過的人士對記者表示,炒金公司還會在為客戶做錯方向時不進行平倉處理,因為一旦平倉,炒金公司便無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