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0.82噸下滑近38%,不過該ETF目前的持金量較2008年中期仍高出約 30%。
“西金東移”漸成趨勢
如此惡劣形勢下,一些國外金礦不得不根據市場價格減少黃金產量。包括力拓、必和必拓、巴里克黃金公司等在內的國外大型礦業公司,為了削減債務、增加現金流、改善資產負債表和提高股東收益,紛紛玻璃非核心資產,從買家轉身變成了賣家,“資產出售”、“減計”、“換帥”等成了今年礦業行業的關鍵詞,緊縮成了礦業巨頭們的當頭大事。
最近聽聞消息,包括瑞銀集團(UBS)、法興銀行、加拿大帝國商業銀行,均在調低2014年黃金價格預期,UBS將2014年黃金價格預期從此前的 1325美元/盎司下調至1200美元/盎司,法興銀行則認為黃金價格將在2014年第4季度下跌至1050美元/盎司,加拿大帝國商業銀行(CIBC) 則更加悲觀。
這種跌破“成本線”的價格不是不可能出現。河南靈寶黃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靳廣才說,國外黃金生產平均成本在每盎司1200美元左右,國內由于未計入環保等方面成本而稍低,市場價格在短期內跌破成本是完全可能的,但長期來看,黃金具有其內在價值,并非過剩產品,因此不會長期跌破成本線。
中國的黃金生產企業或許能得到“便宜”。紫金礦業是中國最大的黃金生產企業,在全世界各地“跑馬圈地”購買金礦。該公司高層人士透露,目前從經營角度看,全球買礦成本降低,紫金礦業仍然有很大的整合與并購空間,紫金礦業第二輪礦產布局已經開始,將通過此輪并購活動,進一步強化礦業為主、金銅為主發展戰略,優化集團資產結構和產業布局,目前紫金礦業資產整體質量良好,在購礦資金方面,現金流通順利。
“今年中國黃金供應缺口起碼會達到700至800噸,算上國內大約400多噸的產量,全年總消費需求料超過1000噸。”鄭良豪說,盡管隨著金價近幾個月的大跌,投資需求大幅下滑,但三季度印度和中國的實物需求成為亮點,成為放慢金價下跌步伐的關鍵因素。
世界黃金協會在新近發布的市場報告中稱,中國市場需求格外強勁,第三季度金飾需求達到164公噸,同比增長29%,與此同時,中東和土耳其金飾需求也健康增長,而東南亞地區的增長勢頭尤為明顯,而在歷經了八年的滑坡后,美國金飾市場連續第三個季度出現增長,并呈現出向高克拉金飾轉移的趨勢。
業內人士表示,由于中國的銀行儲蓄負利率以及遏制房地產價格的政策,中投資者很難找到有吸引力的投資渠道,而隨著許多新的貴金屬交易所和投資產品面世,貴金屬將受到注意,另外城鄉需求將逐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