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交所考慮在上海自貿區建設離岸的國際黃金市場 |
[ 金交所考慮在上海自貿區建設離岸的國際黃金市場,針對人民幣跨境使用,將推出面向國際投資者、離岸投資人的產品 ] 作為世界主要的黃金生產和消費市場,國內黃金現貨交易市場有望繼續擴圍。而借助上海自貿區,國內以原油、黃金為代表的商品交易有望逐漸對外資開放。 繼續致力于國際原油期貨平臺建設的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在11月底掛牌成立之后,上海黃金交易所(下稱“金交所”)理事長許羅德近日公開表示,金交所考慮在上海自貿區建設離岸的國際黃金市場,針對人民幣跨境使用,將推出面向國際投資者、離岸投資人的產品。 許羅德還表示,在自貿區設立的黃金“國際板”將采取公司制,而且只是個開始,目標是將金交所建設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交易市場。 據《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了解,明年金交所計劃推出多項舉措,首先是1月1日推出小規格(10g)的黃金產品,其次還有保證金來源多樣性、黃金托管拆借、延長交易時間滿足市場需求等關鍵性舉措。 分析人士認為,對于已經進入自貿區的原油以及即將進入的黃金而言,這兩種商品國際化程度較高,若推出后均使用人民幣交易和結算,對人民幣國際化也將會產生很大的推動力。 上周,金交所公告稱,將于2014年1月2日掛牌Mini黃金延期交收合約,合約代碼為mAu(T+D);同時將現有Au99.99黃金實盤合約的交易單位由100克/手調整為10克/手。 據記者從金交所了解到,新增的“Mini黃金延期交收合約”,交易代碼為mAu(T+D),交易方式為“現貨延期交收交易”,交易單位為100克/手,最小單筆報價量為1手,最大單筆報價量為2000手。 此外,mAu(T+D)最小交收申報量為1手,交割品種為標準重量1千克、成色不低于99.99%的Au99.99標準金錠,其余合約參數與Au(T+D)相同。 “此舉措有望給中小投資者提供更多的黃金投資機會,也有望為金交所帶來更大的成交量和成交額。”一位貴金屬分析師對記者表示。 金交所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其黃金產品成交量達到1048萬千克,約1.048萬噸,同比增加83.48%;成交金額達到29386億元,同比增加33%。 中國和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兩個實物金消費國,雖然今年4月份以來,國內外黃金價格已經多次大幅下滑,且最大下跌幅度曾一度達到30%,但中國的實物金需求依然強勁。 世界黃金協會(WGC)近日預計,2013年中國黃金供應缺口將達到700~800噸,因實物金市場的強勁。中國的黃金需求今年跳升了接近40%,主要因珠寶、金幣、金條銷售的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