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作為一種抗通脹資產在近些年來隨著通貨膨脹一詞被人們所熟知而炙手可熱,2011年的黃金甚至創下了1920美元的驚人價格。到底黃金是如何抗通脹的呢?那么我們首先需要知道通脹是如何威脅我們的。通脹就像是一種遞減稅,這與累進所得稅是截然相反的。也就是說,你越是貧窮,你被通脹剝奪的也就越多。我們通常所說的“2%的通脹水平是健康的”這意味著35年后我們手中現金的購買力將降低一半,若每年通脹為10%,那么只需要7年我們手中的美元就將縮水一半。
那么這對于黃金有何意義呢?在我們的報告中已經詳細指出了,為什么負的實際利率對于黃金而言是一個暴漲的溫床(實際利率就是聯邦基金利率減去通貨膨脹率)。在20世紀80到90年代這二十年的黃金熊市當中,平均的真實利率水平在4%左右,只有僅僅5.9%的時間真實利率為負。然而在20世紀70年代,有54%的月份實際利率為負。進入21世紀以來,實際利率為負的月份在65%左右,這也就是黃金上漲的最好溫床,如下圖所示:
所以從理論上來講,黃金還是具備上漲動能的,畢竟全球的貨幣政策仍然以寬松為主,美聯儲雖然退出了QE政策,但是加息仍遙遙無期,目前市場對于美聯儲何時加息的猜測基本上都沒有令人信服的證據,從我的角度來看,美聯儲的加息時間并不會太早。其一美國經濟復蘇的可持續性仍然存疑,其二美元已經足夠昂貴了,這對美國經濟而言本身就是一種傷害。而目前美國最大的問題還是過大的負債規模,債務上限的陰云再次開始聚攏,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已經不止一次的警告過這個問題了。而且美國經濟目前太過于依賴過度的信貸擴張政策,這不利于經濟的長期穩定,但凡稍有困難,美聯儲就想動用QE,這顯然是一種錯誤的思路。
綜上,基于實際利率仍然長期為負值和美國經濟數據強勢背后暗藏杠桿過高的隱憂這兩個邏輯,我們對于金價的長期走勢還是以樂觀為主,至少從我們的測算模型來看,目前黃金的合理估值應該在1300-1400美元左右,所以長期實物購買者應該抓住任何低于1200美元的價格做好抄底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