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部門重拳整頓 黃金交易市場謀變 |
量客戶。然而其偏低的投資門檻、不健全的做市商機制也引發了越來越多的質疑和擔憂。而這,也是誘發監管“重拳出擊”的最重要原因。 整治或孕育創新 業內人士指出,此次黃金市場的整頓將會給國內黃金投資市場的格局帶來很大變化。被整頓的地方性交易所擁有的客戶資源和交易量將會被擁有正規渠道的其他黃金投資公司分享。 涉及具體的客戶問題,市場人士均指出,相信相關方面會本著妥善處理的原則,建立一個較合理的退出機制。然而,也有市場人士擔憂,那些被整治的交易所的原有客戶,有些可能原本就不知道其他正規黃金交易渠道,加上風險偏好較小,因此會加入到正規的黃金投資渠道中去。但是對于一部分原本就因為風險偏好較高的投資者而言,或許也會流向國外黃金交易所,甚至投入地下炒金公司的“懷抱”。 事實上,2008年9月開始,規范黃金公司的操作平臺已經被央行勒令平移到商業銀行系統。不過以穩健特色著稱的商業銀行黃金投資品種,除了貴金屬遞延交易業務外,其他的產品都屬于沒有杠桿性質的產品,也因此無法吸引那些對杠桿要求高的激進型投資者。所以部分業內人士擔憂激進型投資者的需求或許使得相關治理出現反復。 不過也有從業人員指出,此次五部門聯合下發的《通知》中也透露出一些積極信號:《通知》要求上海黃金交易所和上海期貨交易所“要圍繞市場需求加大產品創新力度,為投資者提供便利化服務”。 “如果在對市場進行整頓后,能及時跟進推出創新業務,滿足投資者的多元化需求,或許可以吸引更多投資者參與其中!鄙鲜鋈耸勘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