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投資熱掀起囤金潮 投資客月賺10.2萬超基金 |
從“黃金開發企業”到“黃金零售商”,中國黃金集團只用了4年時間。 3月,中國商業聯合會、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的統計數據顯示:“中國黃金投資金條”位列2009年度市場銷售第一位。中國黃金協會授予了中國黃金集團“第一品牌投資金條”(簡稱“第一金條”)的稱號。 3月27日,中國黃金集團營銷公司(下稱“中國黃金營銷公司”)副總經理蔣云濤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稱,“長期以來,中國黃金集團以勘探、采礦、冶煉等綜合業務為主,經過4年的發展,如今,中國黃金營銷公司2009年的銷售額已達52億元。” 在中國黃金銷售飛漲的背后,是中國黃金投資市場的巨大潛力。據了解,中國黃金營銷公司的主營產品是投資金條,在其2006年切入國內金條投資市場時,國內金條銷售總量僅為30噸,而2009年,僅中國黃金集團就銷售了超過30噸金條。 一擲千萬的投資客 在獲得“第一金條”稱號當天,中國黃金集團營銷公司董事長陳雄偉,講述了一個金條投資客的故事。 2月底的一天,在中國黃金位于北京的專賣店,中國黃金的店員接待了中國黃金營銷公司開業以來出手最闊綽的一位顧客。當天,該顧客在中國黃金專賣店消費達1200萬元,用來囤積金條。 該投資客稱,此前他在一個月內通過買賣金條獲利達10.2萬元,利潤率為4.2%,這超過了該顧客購買基金和銀行儲蓄的獲利。 陳雄偉表示,中國黃金營銷公司就是要為這樣的投資客,提供一個“雙向買賣、隨時變現”的交易平臺。所謂“雙向買賣、隨時變現”,即買和賣都可以直接在中國黃金專賣店實現。 當然,這個平臺并不是免費的。顧客在購買時,需要在門店的實時金價基礎上,每克加收12元的費用,而回收時,則在實時金價的基礎上每克減掉2元。 純利不足0.5% 與黃金飾品銷售企業動輒上百元的附加費用相比,中國黃金營銷公司的利潤受到拷問。 對此,蔣云濤稱,“我們的純利在0.3%左右,不足0.5%。在回收端,征收2元的費用基本只是保證營收持平,而在銷售端,我們也是薄利的。這個估計你們都很難相信。” “在采購端,我們拿到的價格不可能更低。”蔣云濤表示,雖然中國黃金集團擁有包括開采、冶金、銷售等在內的完整的黃金產業鏈,但中國黃金營銷公司并不能直接從集團內部采購黃金。按照國內相關規定,所有與銷售相關的黃金采購,必須在上海黃金交易所完成。 在金條銷售過程中,中國黃金營銷公司的利潤,主要來自“每克黃金12元的附加費用”,不過,蔣云濤稱,其中的利潤不到1元,加上營銷、工資等費用,純利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