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破位1600美元 “安全資產”不安全? |
在一些投行看多黃金至2000美元甚至更高時,國際金價在近期的急速下挫較為刺眼,盡管歐債危機的擔憂再度升溫,但作為避險資產的黃金“光澤”不再,紐約市場金價9日電子盤再度跌破1600美元關口,創下年內新低。 黃金是金融危機以來表現最好的資產之一,其集保值、消費和投機等多種功能于一身的特性受到投資者的追捧,然而在目前“不避險”,且各國更加注重經濟增長而繼續量化政策前景未卜的背景下,黃金是否還是“安全資產”?投資者該如何看待黃金未來的投資機會? 覆巢之下無完卵“避險資產”不避險 金融危機以來,黃金作為避險資產的作用一顯身手,推動金價連創新高,然而隨著各國推出一系列措施應對危機,市場恐慌情緒推動的避險功能似乎正在弱化。 最新的驗證是歐盟選舉的變動給黃金市場帶來了與風險資產一同下跌的結局。盡管投資者擔心法國政策主張的變動可能與現有德國主導的歐債危機救助方案產生沖突,從而增加歐債危機應對前景的不確定性,同時希臘政局的僵持也使得歐元區前景的擔憂上升,國際現貨、期貨市場金價依然聯袂下挫,紐約市場金價一度跌破了每盎司1590美元,三個交易日內盤中的下跌超過50美元。黃金價格的大幅下挫與同為避險品種的美元形成了鮮明對比,由于市場不看好歐元的前景,資金涌入美元市場尋求避險,衡量美元對一攬子貨幣匯率變動程度的美元指數再次沖上了80關口,創下4月中旬以來的新高。 澳新銀行亞洲大宗商品研究總監諸蜀寧指出,作為避險品種,黃金常常在全局性避險的情況中表現出色,而在相對性避險的狀況中并不盡如人意。“目前市場情況是美元的基本面略好,避險資金會更多流入美元市場,如果在金融危機后歐美以及新興經濟體全局性狀況都不如意的情況下,資金則更多會流入黃金市場。”諸蜀寧說。 市場分歧加劇安全資產是否還安全? 金融危機以來,避險和保值都是推動黃金牛市的關鍵因素,隨著避險功能的削弱,投資者避險的安全資產是否還“安全”? 光大證券的分析認為,本輪黃金的牛市從2000年以來實際上已持續10余年。“這輪牛市主要有美國寬松的財政和貨幣政策決定,在未來一年的時間內美國的財政和貨幣政策還難以改變。” 在一些分析人士看來,未來可能的進一步量化寬松政策仍是支持金價上漲的重要因素。“在美聯儲此前的會議中盡管對新一輪刺激政策保持了謹慎態度,但并未明確不會推出量化寬松政策,因此短期還需關注經濟的表現。” 光大期貨研究所分析師孫永剛認為,這一輪危機的根源是借錢消費導致虛假的繁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