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金價于12月10日盤中觸及1238.20美元/盎司的近七周高點,雖然當日最終下跌0.3%,但昨日亞市開盤后又一度達到1232美元/盎司,午市在1230美元/盎司附近波動。香港一位貴金屬交易員表示:“金價在油價再度下行的情況下,能夠維持在1200美元/盎司水平上方,是很好的;但在美元走軟的情況下,沒能進一步上漲,則需要擔憂。”該交易員認為,如果金價在1230美元/盎司附近難有進展,那么將轉向看空。招行金融市場部交易員葛慶元也指出,黃金“避險利多,經濟利空,走勢糾結”。
這兩位交易員對黃金的亦喜亦憂,或許只是當前市場分歧的一個縮影。
看淡者的最大背書來自于美聯儲和美元。信達證券的范海波等分析師表示:“黃金具有保值和避險雙重屬性,上一輪黃金牛市是全球通脹和各國央行注入流動性產生的。2013年開始,美國經濟率先復蘇,美聯儲開始縮減QE,黃金價格陰跌不止。進入2014年,美聯儲已于10月正式結束QE。未來受到美聯儲加息、美元走強、全球低通脹的影響,黃金跌勢還會延續!
中信證券分析師李鑫(微博)在指出貴金屬走勢邏輯不完全與美元指數呈現負相關的同時,也預計2015年金價下行風險加劇。就需求而言,李鑫預計2014年全球黃金消費下降2.9%至3950噸,其中,黃金投資需求提升9.4%至947噸,但仍處于2006年水平,且因投資需求僅占整體需求的27%,難以對沖首飾需求(占整體需求的62%)減少帶來的沖擊。就供給而言,李鑫指出,需求不振使得黃金產量整體呈現回落的態勢,預計2014年全球黃金產量將下降1.3%至4197噸,2015年黃金產量仍將持續下滑。
“我們認為,金價下跌的原因來自多方面,包括投資需求減弱、成本下降、美元指數上升、市場對通縮的憂慮等因素,”李鑫表示,預計2015年金價將呈現震蕩下行的態勢,但不排除黑天鵝事件引發市場避險需求,階段性推高金價。
福匯上海外匯咨詢中心分析師汪嗣君表示,在日本評級遭下調以及歐洲經濟預期悲觀等因素影響下,黃金的避險買盤開始涌現,加之美聯儲加息的預期已經被市場逐步消化,金價在2015年可能會緩步企穩。
CharlesNennerResearch總經理David Gurwitz近日則稱,金價在長周期內已經觸底了,但可能會在底部持續一段時間。他預計金價會回升到高點,并稱1244美元/盎司和1282美元/盎司這兩個水平值得關注。
世界黃金協會(WGC)的Marcus Grubb就1970年以來金價的12輪下行指出,金價在低谷的35個月內通常會回升38%-40%。Marcus
Grubb認為,金價正位于低谷,未來會升至1500美元/盎司左右。礦企McEwen
Mining的主席Rob McEwen更樂觀地認為,金價到2015年年底會達到2000美元/盎司,最終將能達到5000美元/盎司。
美銀美林策略師Michael Widmer于12月10日在報告中稱,金價在過去幾個月的波動相當大,不過空頭的力量正在日益衰弱,當前金價的主要支撐在1200美元/盎司附近,范圍在1188-1212美元/盎司區間。葛慶元稱,11月以來黃金ETF保持平穩,預示著年底前金價下行空間不大,預計年底金價范圍在1100-1130美元/盎司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