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ME定盤遭質疑 黃金百年寡頭定價生變 |
[ 南非黃金生產商Randgold公司公開表示可能放棄使用了18年的倫敦黃金定盤機制,或尋求新基準價格機制取而代之,而該機構也成為首個宣布棄用倫敦價格的黃金巨頭 ] 從利率到大宗商品,華爾街操縱丑聞持續發酵。而在更嚴格的監管機制下,做市商成員的離席、操縱處罰的出現,黃金生產商巨頭的“不認可”等一系列事件,正使得倫敦黃金定盤機制這一擁有95年歷史的寡頭定價模式受到沖擊。 據外媒報道,本周一,南非黃金生產商Randgold公司(Randgold Resources Limited)執行總裁 Mark Bristow公開表示可能放棄使用了18年的倫敦黃金定盤機制,或尋求新基準價格機制取而代之,而該機構也成為首個宣布棄用倫敦價格的黃金巨頭。 “該定價機制短期內不會消失。”光大期貨研究所宏觀策略部分析師孫永剛昨日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就目前市場參與主體來看,倫敦黃金定盤價還是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諸多大型貿易商、金融機構都以該價格作為黃金交易、結算的標準,應用范圍廣泛。 相關資料顯示,倫敦金屬交易所(LME)目前提供的主要有黃金、白銀、鉑金、鈀金的定盤價。最早在1897年采用定盤價機制的是白銀,而倫敦黃金定盤價機制于1919年開始采用。該價格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現貨黃金價格,許多國家和地區的黃金市場價格均以此為標準,再根據各自的供需情況而上下波動。 不過繼倫敦金銀市場協會(LBMA)近日表示將于2014年8月14日正式棄用倫敦白銀定價機制之后,黃金定盤價機制似乎也前途未卜。 Bristow周一表示, 該機構可能參考紐約商品期貨交易所(COMEX)期金收盤價,而不是黃金定盤價,但還有待商榷。 “考慮到風險,交易商放棄也很正常。黃金現有的定價機制為價格操縱提供了很大的空間。幾大巨頭商量出來的基準價格,難免會將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孫永剛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 一系列不利消息接踵而至。5月12日德意志銀行宣布退出定盤機制后,目前參與倫敦黃金定盤價機制的做市商僅剩巴克萊銀行、加拿大豐業銀行、匯豐銀行和法國興業銀行4家,每日早晚兩次,這幾家銀行的代表和一些挑選出來的客戶進行電話會議,根據黃金供需和報價來商討并決定現貨金定盤價。 不過,巴克萊銀行剛剛陷入金價操縱丑聞,市場對于該行是否將繼續參與定盤價感到懷疑。 亦有市場分析師指出,就日內價格的敏感而言,倫敦定盤價的確顯得有些遲緩,但倫敦定盤價作為歷史悠久的國際黃金定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