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價有望錄得30年來最大年度跌幅 |
2013年對于黃金而言是悲情的一年,并有望錄得30多年來最大年度跌幅,今年大量投資者將資金從金市轉投股市。根據市場觀察家,2014年對于該金屬也不是一個收獲的年份。 投資管理公司Nutmeg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Nick Hungerford稱,“金價將進一步下跌。我們認為明年金價將觸及1000美元,而這只不過是人們從商品市場中撤離并投入股市這一趨勢的繼續。” 金價自今年年初的1679.70美元下跌了28%左右,而且大幅低于2011年的歷史高點1900美元,當時不斷惡化的歐洲債務危機刺激了人們對避險資產的購買。2007、2009和2010年成為黃金的好時光。截至2012年12月的10年內金價已經暴漲了400%,這主要歸功于低利率、美聯儲的超額流動性,以及投資者對全球經濟的擔憂。 一般情況下,金價與利率呈反向關系,當利率較低時,市場對黃金的需求增長,因為黃金一般被視為抗通脹資產。 2012年見證了金價的關鍵反轉,該商品與美聯儲的政策聲明之間的聯系似乎不復存在。2012年12月12日,美聯儲宣稱在每月400億美元的抵押貸款支持證券(MBS)的購買上,額外購買450億美元國債。盡管之前美聯儲有關寬松政策的聲明總能對金價起到利好作用,但這次聲明當天金價竟意外跌去 1%。 2013年4月黃金的拋售再次發生。由于市場擔憂塞浦路斯可能會出售該國黃金儲備以籌集援助貸款所需的資金,金價出現暴跌。 2012年12月20日在美聯儲決定縮減購債后,金價再次受到打擊,跌至六個月低點。ETF持倉量的下滑顯示出投資者對黃金作為抗通脹資產的信心越來越弱。許多分析師認為,中國和印度的實物金購買只是支撐金價的唯一力量。 2013年一整年都看空金價的RDN Associate經濟學家Roger Nightingale認為,金價還要進一步下跌。“我認為金價將很容易跌至500美元,此后才會再次上漲。”他說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