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黃金市場黑云壓城,一片愁云慘淡景象。10月最后三天,金價暴跌55美元,最后一天,黃金價格下破2013年大跌以來三次觸及的1180下跌防線,刷新四年以來新低1161.31美元/盎司,1000美元/盎司已經近在咫尺。
空頭在金價這一波跳水行情中凱歌高奏。可中國有句古訓“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更何況市場走勢本就是牛熊輪換的。
在空頭的一片歡欣鼓舞中,中國經濟網記者留意到多頭正從四個方面看到了生的希望。
一、瑞士黃金公投若通過將購1500公噸黃金
瑞士將于本月底舉行的黃金公投若獲得通過,將給黃金市場帶來重磅利好。
瑞士將在11月30日就黃金相關事宜進行公投,內容包括:要求瑞士央行(SNB)停止售金、取回瑞士黃金儲備并要求瑞士央行資產中至少有20%是黃金,目前瑞士央行的儲備中黃金占比不到8%。
10月24日民調機構gfs.bern公布的第二份調查顯示,選民對此次黃金公投支持率有所下滑,但仍達到44%。
法興銀行(Societe Generale)認為,如果今年11月瑞士的黃金公投通過,那么在近幾年,全球央行的黃金凈購買量將會持續增加。
瑞士黃金公投要求瑞士央行資產中至少有20%是黃金,這就意味著,如果公投通過,金價的表現將決定瑞士央行到底要買入多少黃金。
如果金價跌到1000美元/盎司,并且瑞士央行的儲備維持2013年年底的水平,那么它就要買入差不多2800噸黃金。而如果金價漲到1500美元/盎司,瑞士央行的黃金購買量就要在差不多1500噸。
巴克萊則指出即將到來的11月瑞士黃金公投將成為金價的最大利好因素。如果通過,瑞士央行將被迫在未來5年購買1500公噸左右的黃金,基本為每年購買300公噸,幾乎是全球年黃金產量的10%。
二、金價低于黃金生產成本黃金產量將下降
金價目前處在黃金生產的全部維持成本下方,中國有三分之一的黃金生產企業都處在虧損狀態,這一嚴峻行業現狀無疑將令行業削減產量。供應的減少將為黃金價格提供支撐。
世界黃金協會發布報告稱,湯森路透GFMS估計目前黃金生產行業的平均全部維持成本在1350美元/盎司,顯然,這是高于目前的金價的。
WGC認為,這樣的狀況是不會持久下去的。除非礦產經歷一個結構性的變化,譬如大規模削減成本或者找到可以開采的新礦藏等,而這都是不太可能發生的情景。
全球市值最大的黃金生產商Goldcorp的首席執行官Chuck Jeannes表示黃金生產行業在勘探投資上的支出已經不能和從前同日而語了,因此,黃金生產行業會面臨長達數年的產量下降,這對供需基本面的影響應該是積極的,應當會推動金價。
我國黃金業內人士指出,從整個行業來看,當前有三分之一的黃金生產企業在每盎司1200美元的平均生產成本下,趨于虧損狀態,可以說整個黃金礦業已經進入了微利時代。
三、總有人對黃金是真愛 格林斯潘看好
西方經濟學家凱恩斯曾形象地概括黃金在貨幣制度中的作用說:“黃金作為最后的衛兵和緊急需要時的儲備金,還沒有任何其他更好的東西可以替代它。”
黃金作為硬通貨,不僅在中國大媽這里是無可替代的,連羅杰斯、保爾森,甚至前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都是黃金忠實的擁躉。
大宗商品大鱷羅杰斯一直在鼓吹黃金,也明確表示黃金是自己的保險。羅杰斯稱自己為短線投資者,因為他對未來形勢不太樂觀。他說:“投資者最好擁有實際資產而非股票。”
據投資網站Motley Fool追蹤,知名對沖基金經理人,有“華爾街空神”之稱的約翰·保爾森近期又開始增加了黃金持倉。保爾森管理下4億美元的PFR黃金基金自9月底以來持有量上升11%。
目前保爾森共持有13億美元SPDR黃金ETF股票,同時也是大型礦企Goldcorp, Silver Wheaton以及Yamana Gold的大股東之一。近期保爾森又透露自己購買了1300萬美元Agnico Eagle Mines股票。
最近看好黃金的隊伍中又加入了一位重量級人物—前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
就在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10月29日宣布結束量化寬松政策(QE3)之時,曾長期擔任美聯儲主席的格林斯潘在外交關系委員會發言稱,考慮其作為各國政府所執行政策之外的貨幣這樣一種價值,在目前的狀況下黃金是一個保值的好去處。
四、市場規律:利空出盡是利好
金融市場有個規律—利空出盡,指的是價格因各種不利消息的影響而下跌,這種趨勢持續一段時間,跌到一定的程度,空方的力量開始減弱,投資者不再被這些利空的因素所影響,價格就開始反彈上升
金價這一波暴跌正是由于美聯儲鷹派決議、美國靚麗三季度GDP、以及日本央行意外寬松推升美元瘋漲這三大利空的打壓。
利空已經在兌現,等到出盡時也就是金價絕地反彈報復性上漲的時機。
股神巴菲特說:別人瘋狂時我恐懼,別人絕望時我貪婪。
眼下的黃金市場正是多頭們感到絕望的時候。黃金市場的“巴菲特”或許已經在醞釀出手的時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