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年金市機遇與挑戰并存 |
發布日期:14-02-17 08:26:36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李唐寧 |
新年伊始,金價迎來開門紅的行情。記者看到,北京各大金店在春節前后銷售火爆,消費者構成也更加多樣化,人群中除了有“中國大媽”的身影,也還有諸多年輕面孔。 盡管2014年金價仍面臨下跌風險,但中國投資者購買黃金的熱情勢不可擋,業內人士認為,預期馬年金價仍處于震蕩偏弱格局,但成本支撐下,金價未必一定悲觀。 2013年可以稱作是黃金轉型的一年。美聯儲自推出四輪寬松政策之后,包括就業、房產、制造業等重要的經濟領域均顯現出穩定增長的態勢,在此情況下,市場避險情緒削弱,貴金屬資產遭遇拋售。一年內,國際金價重挫28%,年內交投區間在1700-1180美元,在跌破1530美元重要支撐后一路暴跌。2013年4月、5月、9月金價的22日波動率均突破22-29均值區間,在二季度最高飆升至47。 究其原因,銀河期貨楊學杰對《經濟參考報(微博)》記者表示,過去的一年中,黃金貨幣屬性漸消退,而商品屬性凸顯。這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投機需求削減力量強于實物買需,說明黃金由貨幣屬性向商品屬性轉換過程中,現貨市場影響金價力量很弱。第二,黃金拆借市場活躍,資金涌向美股、匯市等高回報資產。第三,黃金對沖貨幣市場利率為負的特性減弱,市場對美聯儲縮減Q E預期增強打壓了機構投資黃金的需求,美債收益率高漲。 具體而言,自2001年至2012年牛市中,黃金價格具有由需求主導的特性。其中2008年至2012年金融危機期間實物需求并不是引導金價的關鍵因素,主要來自投資黃金的需求增長推動黃金價格大幅反彈。2013年隨著經濟逐步企穩,金價處于去金融化和投資化過程,表現在投資需求放緩持續打壓金價,而中國和印度實物金需求旺盛對金價的支撐作用有限。 而展望馬年,黃金供需或呈現均減弱的再平衡狀態。黃金的供需再平衡、企業生產成本、美國經濟強勁復蘇以及中國市場發展的機遇與挑戰等將是未來面臨的主要問題。楊學杰認為,未來一年,不斷走弱的黃金價格將帶來生產商對沖保值的大幅增加,同時,央行黃金凈購買或繼續減弱導致需求減少。與此同時,黃金投機需求縮減結束,實物需求有望短期引導市場。未來黃金供需格局可能重新調整,黃金生產商或面臨難過的一年,金價有望向1200美元成本以下趨近。綜合來看,2014年國際金價較2013年料將重心下移,但受成本支撐下行空間或有限,料將介于1000-1500美元區間交投,趨勢上有望先抑后揚。主要分為三個階段:2014年一季度,黃金投資需求將繼續減持,黃金拆借市場活躍,資金涌入美股、日經和日元等高收益資產,黃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