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國大媽遭遇黃金劫 |
“中國大媽”無疑是即將過去的2013年的網絡熱詞。她們在今年的黃金大跌中勇猛出手大戰華爾街大鱷行為,一度被媒體津津樂道。但是時至年底,中國大媽們已悉數被深套其中,只能扼腕長嘆。 持續了12年之久的黃金牛市在今年風云突變,金價急轉直下,一瀉千里,全年跌幅估計將高達三成,創下30年來最大年度下跌記錄。在黃金的這一輪急速下跌過程中,有一個群體引起世人關注,甚至驚動了華爾街的大佬們,她們就是“中國大媽”。 中國大媽們在今年黃金跌勢中屢屢抄底,逆勢搶購實物黃金。全國各大黃金賣場一度被搶購一空,甚至令做空的華爾街大鱷們都驚出了一身冷汗,可謂瘋狂。 顯然,赤膊上陣的中國大媽們最終是無法與武裝到牙齒的華爾街專業人士抗衡的。市場是殘酷的,她們的一次次入市抄底,反而是給大鱷們提供了更好的做空點。目前來看,中國大媽們在這次黃金大戰中已是敗下陣來,她們大都被套在了高位。 稍作分析不難發現,中國大媽們購買黃金無非出于兩個目的:一是消費需求;二是投資需求。前些年黃金價格漲得太高了,趁著今年價格回落了趕緊搶購一些黃金首飾,此舉本也無可厚非。但是,對于第二個目的即投資需求則需要仔細斟酌了。 黃金作為財富的象征,中國民間自古以來就將其作為儲存財富的一種重要手段,從而備受追捧。時至今日,許多人將黃金視為抵御通脹、防止財富縮水的最佳工具。但是,正如股神巴菲特所揶揄的:“黃金是只不會下蛋的雞”,不僅沒有分紅與利息,而且同樣也要承擔價格波動帶來的風險。黃金雖然有保值避險功能,但是作為一種特殊商品,身兼商品屬性與金融屬性,決定了其價格將受宏觀經濟、金融市場及地緣政治等多重因素影響,其中的風險不言而喻。由此可見,黃金投資也是需要專業知識或專業人才的。 盡管如此,中國大媽還是在今年上演了一幕幕“搶金潮”。對于這種非理性搶購行為,一方面是與她們愛跟風有關,前些年發生的搶購食鹽、搶購板藍根等現象莫不如此。另一方面,當前國內投資渠道的相對狹窄也導致了大家一哄而上。今年以來股市、債市表現差強人意,房產市場又持續遭遇宏觀調控,對外投資大門至今遲遲未開。在此種情況下,除了黃金似乎其他可供選擇的投資渠道并不多。 據統計,目前中國居民儲蓄余額已高達40多萬億元,這其中蘊含著巨大的投資需求。因此,適時拓寬投資渠道,大力發展多元化、多層次、可靠的投資理財產品,讓包括中國大媽在內的普通投資者有更多更好的靈活選擇,滿足不同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