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種資產的價格只有跌到投資者認為不可能的水平時才有可能是底部,而目前黃金的價格水平可能僅是一只“大熊”的耳朵。急于“抄底”的“金民”們要小心別“抄”在“半山腰”上。
2012年新年以來的幾個節假日,消費者熱衷于購買各類黃金產品的新聞屢屢見諸報端,幾乎是“黃金當白菜買”。自2011年第三季度國際現貨黃金價格上探1920美元以來,便開始“調頭”一路振蕩下行,于是,認為黃金變得很便宜的“金民”們便趁勢紛紛出手。
![資料圖](http://i8.hexunimg.cn/2012-05-09/141225261.jpg)
資料圖
其實,任何一種資產的價格只有跌到投資者認為不可能的水平時才有可能是底部,而目前黃金的價格水平可能僅是一只“大熊”的耳朵,因此,急于“抄底”的“金民”們要小心自己是否“抄”在了“半山腰”。
供大于求,產能過剩
在商品經濟環境中,供需是否平衡決定了一個產品的價格,黃金同樣也不例外。據世界黃金協會的統計數據,2011年占實物黃金購買最大份額的珠寶首飾需求出現了明顯下降,原先需求最為強勁的印度已決定自2012年4月1日起將黃金進口關稅從2%調到4%。
雖然至今印度孟買黃金協會的罷工還在持續,但印度政府并未顯露任何關稅調整松口的跡象。同時,為更有效地打擊關稅上調后的走私現象,印度政府還規定對用現金購買黃金者增加1%的消費稅。“通過種種跡象,可分析預計印度黃金進口量下降幅度將超過1/3以上。”BEST黃金投資網黃金分析師陳棟梁說。
同樣,黃金的供應方面也正在發生變化。據貴金屬咨詢機構GFMS提供的資料顯示,2011年的金礦生產達到歷史新高,雖然礦產量的調節可以根據價格進行調整,但是黃金的供給方式已產生很大的變化。“投機黃金占黃金供應的比例較過去明顯上升,這會對金價造成一定的壓制。”陳棟梁分析稱。
自任務完成,暫居二線在當前仍由美元占據主導地位的全球貨幣金融體系里,黃金是一種以美元標價的資產,因此其價格的波動與美元密不可分。同時,黃金天然的貨幣屬性也使其成為了一種保護投資者的工具。而當經濟形勢逐漸復蘇時,黃金“保護投資者”的任務也將逐漸完成,開始“暫居二線”。
在2008年的次貸危機爆發后,美聯儲開始不知疲倦地“加班”印刷美元以延緩危機,并借此向全世界轉嫁損失,投資者們不斷購入黃金來對沖紙幣的貶值,使得黃金價格攀升至歷史高位。
隨著美聯儲不必再“加班”印刷鈔票,加之歐債危機的不斷顯現,投資者們開始轉向增持美元,因此黃金價格在近期的下探,正是“任務完成,暫居二線”的表現。
金融大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