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中國大媽算賬:沒有16元/克的漲幅 出手就意味著虧損 |
克,每克下跌達30元。“當時廣州幾大商場的金店根本就搶不到貨,我們幾個好友約去香港買,在旺角那些地方連門都進不了,很多金店直接關門。跑了好幾個地方,才終于買到,而且根本沒得挑,指著柜臺里面還剩下的金就直接叫買單。”黃女士如今回憶起當時珠三角地區乃至香港澳門地區的搶購黃金的情景還歷歷在目,看到金價突然下跌,她立即出手搶購了項鏈、手鐲、耳環等幾套金飾品,花了兩萬多元。只是沒料到的是,此后金價以跌為主,一年時間甚至有進入“2時代”的趨勢,以目前的價格算,她這一套“行頭”僅值一萬多元。 金店生意如今很冷清 “顧客沒去年那么多了,‘中國大媽’去哪兒了?”去年4月中旬開始的金價大跌時隔一年,記者上周末在廣州市內正佳、天河城等多家金店發現,市民搶金熱情明顯減退,銷售人員開始回憶去年的紅火并感嘆最近的生意清淡。 據正佳廣場上一家金店銷售經理回憶,去年4月說市民瘋搶黃金一點都不為過,當時銷售人員整天都在忙著選貨、開票,一些顧客進店后直奔柜臺指定要貨,連試都不試。瘋搶一直持續到國慶,全年銷量很不錯。而今年春節后生意清淡了。“偶爾來幾個顧客,買的也是小規格的飾品。”他感嘆今年生意難做。 在天河城的一家品牌金店,記者逗留了二十分鐘,僅有兩位客人進店逛了一下,在問過價格之后感嘆了一番,最后都沒有成交。據這家金店的工作人員介紹,去年金價大跌后的幾個月里,店里到處都是顧客,同事忙得沒時間吃午飯,平時晚上8點多下班,到四五月間經常加班到晚上10點多。“那時收銀臺前顧客排隊付款,連上廁所的時間都沒有。今年情況完全不能比,好半天才能來一個顧客。” 來自機構的數據也說明,“中國大媽”們今年似乎已經失去了再入市的熱情。今年2月份,我國重點流通企業金銀珠寶銷售額同比僅增長12.10%,為五年以來2月份的最低數值。世界黃金協會認為,在2013年中國的黃金需求創下歷史新高并成為全球最大的黃金市場之后,中國在2014年的需求將有可能出現盤整,因為“中國大媽”提前透支了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