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布局白銀期貨 交易所暗戰貴金屬市場 |
計成交量10.54億手,累計成交額137.51萬億元,同比分別下降32.72%和11.03%。 有業內人士認為,市場交易活躍度不高,一方面是“大合約”所致。出于抑制投機的考慮,2011年,上期所、大商所、鄭交所先后推出的鉛期貨、焦炭期貨、甲醇期貨,均采用“大合約”。然而其在抑制過度投機的同時,也影響了交易活躍度。 另一個原因則是交易所提高交易手續費。2010年11月,上期所、鄭交所和大商所同時發布調整手續費的通知,其中上期所將所有品種由單邊收取改為雙邊收取,鄭商所和大商所則暫停相關品種減半收取的優惠措施。 “手續費一翻倍,很多炒家馬上離場了,市場便冷了下來。例如螺紋鋼,成交量曾一度少了70%,去年有一段時間成交量一天只有十幾萬手。”東吳期貨有色金屬分析師陳思怡說。 在市場交易較為低迷之際,白銀期貨此時推出,可謂正逢其時。 姜波認為,白銀現貨商亟須通過白銀期貨進行套期保值,此外銅鋅生產商在期貨市場的套期保值參與度高,操作熟練。預計也將會在白銀生產環節上進行套期保值操作。而對于投機者而言,現貨白銀價格波動較大,操作空間也很充足。“預計上市后在短時間內會達到日均5億人民幣左右的成交量。” “只要合約規模比較合理,白銀期貨的交易活躍度應該不會差,將對白銀T+D構成強勢挑戰。”在前述期貨公司高管看來,圍繞貴金屬交易展開的資金爭奪戰,才剛剛拉開序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