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期貨市場再現爆倉事件 |
受美元反彈影響,國內期貨市場風雨飄搖。11月12日,大宗商品期貨市場跌停大半;11月17日,包括滬銅、棉花等13個品種再次被牢牢封死在跌停板上,商品市場哀鴻遍野。受暴跌影響,市場再現期貨市場投資者爆倉傳聞。日前,多位期貨業人士告訴記者,個別前期大漲的品種如棉花、PTA連續跌停,可能會出現爆倉情況,但大多品種尚未出現連續跌停現象,因此爆倉較少出現。業內人士分析,商品市場流動性過于充裕,前期炒作因素太多,近期大跌主要受美元反彈,及國內收緊流動性影響,預期商品期貨將持續調整,調整或將延續到年底。 商品期貨市場哀鴻遍野 經歷11月12日商品市場普遍跌停后,上周三,商品期貨市場再度出現大面積暴跌行情,大部分品種一開盤即跌停,午后隨著A股跳水,進一步打擊商品市場多頭信心,尾盤收盤時,包括滬銅、滬鋅、天然橡膠、棉花、豆類及三大油脂、玉米、PTA、LLDPE等13個品種跌停,商品期貨市場一片慘綠。 廣晟期貨分析師邱曉勤認為,近期市場的大跌是在上漲通道中的回調整理,之前宏觀面有太多利好消息,市場投機氣氛較為濃厚,從盤口來看,市場成交異常活躍,成交量明顯放大,伴隨短線盤交易,表明市場有太多的炒作因素。近期國內公布的10月CPI再創新高,收緊流動性的預期加強,再加上美聯儲耗資6000億美元購買美國國債計劃的實施,美元指數也出現一定反彈,商品市場價格因此受到抑制。 中國國際期貨分析師陳平華也表示,此輪暴跌行情與今年初商品暴跌行情較為類似,主要是受收緊貨幣的預期影響,今年1月7日,國內商品市場多個品種觸及跌停,并帶動當天外盤的大幅下跌,隨著流動性收緊,商品市場上半年表現十分疲軟。 此外,在希臘危機尚未安全度過時,歐洲再度爆發愛爾蘭債務危機,資金開始重新尋求安全資金,美元開始反彈,商品市場風險也同時加大。 市場調整或持續到年底 盡管上周的后幾天不少品種有所反彈,但市場人士分析,商品市場利空因素仍未消除。事實上,今年下半年以來,國內大宗商品不同品種出現大幅上漲,如棉花暴漲68.07%、天然橡膠猛漲63.55%、棕櫚油漲幅為40.55%、PTA上漲42.98%、塑料升幅為31.51%、白糖漲幅高達39.07%,價格漲幅過高已脫離其基本面,形成較為嚴重的泡沫。 多位分析人士指出,從近期市場的大幅波動來看,市場其實并不缺錢,但隨著流動性的收緊及美元反彈,商品市場將承受較大壓力。邱曉勤認為,今年來大宗商品不同品種漲幅在20%~90%之間,由于前期漲幅較大,出現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