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金漲停曇花一現 疑似烏龍錯單 |
昨日早盤,上海期金與漲停板打了個照面,一分鐘后回落。業內多認為,此系烏龍錯單的可能性較大。由于國內黃金期貨流動性較差,交投不活躍,較易出現此類情況。而專家稱,后市滬金價格有望站穩“一分鐘漲停價”。 解讀307:烏龍錯單嫌疑較大 11月4日上午9:43,上海期貨交易所黃金1106主力合約盤中從292.80元/克突然沖高至307.00元/克,觸及漲停,不到一分鐘后回落到293.40元/克,收盤報293.67元/克,上漲0.33%。 對此,業內人士表示,這多半是一樁烏龍下錯單的案例。象嶼期貨金屬研究員王寧向記者表示,“很有可能是客戶打錯單子了,掛入買單然后選擇市價成交,連續掃貨。由于上方單子不足,就直接打到漲停板了。根據昨天的價量分布圖,大概是200手買入多頭。” 新世紀期貨研究中心經理吳凌斬釘截鐵地表示,“肯定是錯單。”他認為,昨日的情況與期貨界數見不鮮的“釣魚單”玩法不同,“昨天金價漲停后立馬被打回原價,玩‘釣魚單’會虧錢的;況且國內黃金和外盤的價格走勢幾乎一致,外盤沒有漲,國內一般不敢拉太高。” 所謂“釣魚單”,通常是指部分投機者想抬高賣單價格,就將賣單掛在漲停板的高位,而將買單掛在低位,等人上鉤,這種情況以前在黃金T+D的品種上也出現過。 南華期貨黃金分析師何煒認為,昨日案例也存在“釣魚單”的可能,“上方可能剛好有‘釣魚盤’等著,如果沒有‘釣魚單’,光下錯單的話是成交不了的。在漲停板上肯定有賣單,但至于其背后用意就不得而知了。” 不過,王寧反駁了這種觀點,“黃金期貨內外盤聯動性較大,市場價格通過匯率換算,內外盤價格的差別一般就是2角錢之內,無論哪一方價格過高,都不會有人買,自然不存在國內單獨直接拉升的情況。因此,錯單的嫌疑比較大。” 貴金屬衍生品市場仍待完善 分析人士多表示,滬黃金出現瞬間漲停繼而回落,主要是因為黃金期貨的流動性較差,交投不活躍。因為目前國內黃金期貨私人不可交割,而且交易時間與外盤不一致,導致內盤成了外盤的影子,國內貴金屬衍生品市場的缺陷也由此顯現。 實際上,貴金屬乍現漲停后沖高回落的現象也屢有發生。今年8月31日晚9點10分左右,黃金T+D合約價格幾秒鐘內從270元跳至289元,在民生銀行開戶的二百多客戶爆倉。今年1月21日晚21點,白銀T+D合約從4088突然跌停板,跌到3866,然后又立即回到4088,民生銀行幾百客戶被強制平倉。對于這類情況,邵濤表示,“從風險控制與監管角度而言,國內貴金屬衍生品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