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炒金平臺暗藏貓膩 透視四大最常見“黑洞”](http://img1.gtimg.com/finance/pics/hv1/110/252/980/63788870.jpeg)
綜合報道,來自歐美和香港的各種炒金平臺目前正流行于民間投資市場。據業內人士透露,部分炒金平臺暗藏貓膩,有的交易平臺會在行情波動較大時,從技術上干擾平臺正常使用,或許會出現因軟件問題而導致交易賬戶登陸不上去的狀況,或者會有公司在收到投資款后攜款潛逃等現象。
血本無歸事件不勝枚舉 透視四大最常見“黑洞”
目前市場所充斥得大量不合規的黃金交易平臺,往往打著門檻低(50美元就可以開戶)、杠桿高(最高達400倍杠桿)等特點吸引投資者,事實上大部分平臺風險巨大。
投資者血本無歸事件不勝枚舉。
公司攜款跑路或拖延款項償付
去年10月,吉林一小伙,輕信寧波一投資公司代理炒金,5.4萬元一夜蒸發,去年年底,遠在安徽的投資者王女士,輕信寧波一家投資公司高收益的承諾代炒期貨,結果16萬元只剩下5萬元。
據中新網金融頻道向多位業內人士了解,各種炒金公司中如何有以下兩種情況的出現,那么必然存在違規行為:第一、在收到客戶投資款項后跑路。第二、在客戶兌現交易盈利時,公司無法拿出足夠現金進行償付,并對款項償付一拖再拖。
福州王先生2011年7月在香港富格林金業公司開戶,本金為1萬美元。起初也是虧損,但隨后他反而賺了8000美元。王先生趕緊平倉,并想將錢全部取回,沒想到卻遇到了阻力。
“我起先是以500美元像螞蟻搬家似的慢慢取回本金,近期一次想取回5000美元,被告知賬戶被凍結。”王先生說。昨日下午,記者就此咨詢香港富格林金業亞洲公司客服人員,該人員則表示,王先生交易違規,賬戶已被凍結,剩余資金將被扣下。
該客服人員稱,王先生違反的是香港證監會發布的“不得在5分鐘內多次建倉與平倉”的有關規定。記者就此咨詢我省期貨業內人士,他們均表示,從沒有在業內聽說過這種規定。
投資公司通過對賭來吸收客戶資金
據《海峽都市報》報道,福州投資者趙先生經朋友推薦,原先從事農產品期貨交易的福州鼓樓投資者趙先生主動“上鉤”,通過百度找到香港富格林金業公司網站。“他們公司服務態度很好,而且交易費用很便宜,一手只要40元。”趙先生說,正是由于低廉的交易成本,今年8月,他將20萬美元打到香港富格林金業公司在網上公開的匯豐銀行賬號。
連續幾個月交易下來,他本金虧了40%,只剩下12萬美元。100倍杠桿放大后,交易風險急劇增加,帶來的壓力讓趙先生不堪重負。福州東街口一家期貨公司負責人張先生告訴記者,地下炒金是一場無勝算的對賭游戲。
“羊毛出在羊身上”的交易傭金
據《每日經濟新聞(微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