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黃金注意哪些消息面 |
發布日期:10-02-25 08:56:51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中國黃金資訊網 作者: |
1 、供給因素 : 供給方面因素主要有: ( 1 )地上的黃金存量 全球目前大約存有 13.74 萬噸黃金,而地上黃金的存量每年還在大約以 2% 的速度增長。 ( 2 )年供求量 黃金的年供求量大約為 4200 噸,每年新產出的黃金占年供應的 62% 。 ( 3 )新的金礦開采成本 黃金開采平均總成本大約略低于 260 美元/盎司。由于開采技術的發展,黃金開發成本在過去 20 年以來持續下跌。 ( 4 )黃金生產國的政治、軍事和經濟的變動狀況 在這些國家的任何政治、軍事動蕩無疑會直接影響該國生產的黃金數量,進而影響世界黃金供給。 ( 5 )央行的黃金拋售 中央銀行是世界上黃金的最大持有者, 1969 年官方黃金儲備為 36458 噸,占當時全部地表黃金存量的 42.6% ,而到了 1998 年官方黃金儲備大約為 34000 噸,占已開采的全部黃金存量的 24.1% 。按目前生產能力計算,這相當于 13 年的世界黃金礦產量。由于黃金的主要用途由重要儲備資產逐漸轉變為生產珠寶的金屬原料,或者為改善本國國際收支,或為抑制國際金價,因此, 30 年間中央銀行的黃金儲備無論在絕對數量上和相對數量上都有很大的下降,數量的下降主要靠在黃金市場上拋售庫存儲備黃金。例如英國央行的大規模拋售、瑞士央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準備減少黃金儲備就成為近期國際黃金市場金價下滑的主要原因。 2 、需求因素: 黃金的需求與黃金的用途有直接的關系。 ( 1 )黃金實際需求量(首飾業、工業等)的變化。 一般來說,世界經濟的發展速度決定了黃金的總需求,例如在微電子領域,越來越多地采用黃金作為保護層;在醫學以及建筑裝飾等領域,盡管科技的進步使得黃金替代品不斷出現,但黃金以其特殊的金屬性質使其需求量仍呈上升趨勢。 而某些地區因局部因素對黃金需求產生重大影響。如一向對黃金飾品大量需求的印度和東南亞各國因受金融危機的影響,從 1997 年以來黃金進口大大減少,根據世界黃金協會資料顯示,泰國、印尼、馬來西亞及韓國的黃金需求量分別下跌了 71% 、 28% 、 10% 和 9% 。 ( 2 )保值的需要。 黃金儲備一向被央行用作防范國內通脹、調節市場的重要手段。而對于普通投資者,投資黃金主要是在通貨膨脹情況下,達到保值的目的。在經濟不景氣的態勢下,由于黃金相對于貨幣資產保險,導致對黃金的需求上升,金價上漲。例如:在二戰后的三次美元危機中,由于美國的國際收支逆差趨勢嚴重,各國持有的美元大量增加,市場對美元幣值的信心動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