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六條定律 黃金對抗通脹一般工具 |
發布日期:10-12-15 08:49:22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搜狐 作者: |
。
——對股票價格要斤斤計較,要像超市購物,不要像買化妝品;真正重大的損失總是在投資者忘了問“多少錢”之后;高增長不等同于高盈利。上漲的股票風險增加而不是減少,下跌的股票風險減少而不是增加。 對股票價格斤斤計較,不是說當股價被低估的時候還要延遲買入。更為確切的說法是,我們要在詳知公司內在價值的時候,學會貨比三家,想方設法購買物美價廉的公司,而不是隨意買賣股票。所以,購買性價比最高的股票的最好辦法往往是逆勢而為。當多數人退出市場時,當很多人閉口不談股票之時,才是較好的買入時機。但投資最大的難點在于杜絕盲從心理,保持獨立判斷能力和個人勇氣。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韙,買入心儀的股票,這份勇氣和決心絕不是常人能有的,優秀的投資人往往具有非凡的勇氣和淡定的心態。 ——戰勝市場平均水平非常難,如果你還是想試一試的話,那么,第一,你要有一個內在合理的策略;第二,這個策略得是市場上不流行的。戰勝市場平均收益水平有可能但很難,普通投資者沒必要有此追求。 戰勝市場是一個夢想,雖然對很多人而言,確實比較難以實現,但并不表示沒有機會。其實,是否戰勝市場并不重要,尤其對普通投資者而言,只要能夠跑贏通脹水平已經很不錯。從長期收益率來看,一個投資者能夠實現復利收益率為6%,那么,相對來說,他買的資產大概在16倍的市盈率。如果想追求更高的收益,那么只有保證市盈率更低。 ——黃金不是天然的對抗通脹工具,1935年到1970年金價表現不如存款。 黃金很自然不是對抗通脹的工具。有歷史數據表明,無論是在美國還是在中國,黃金的長期收益居然跑不贏通脹水平。有人曾舉例說明,在民國初期,5兩黃金可以買到一套四合院,但現在5兩黃金最多買到一套進口組合沙發。現在有人倡言投資黃金,那不過也是一種見到黃金大漲之后的腎上腺激素分泌過度的行為,并沒有進行過理性的分析和內在價值的評估。在價值投資者看來,任何商品都有內在價值。即使針對一個普通白領,我們也可以根據他未來的職業年限和現有的資產進行未來現金流的折現,來計算其內在價值。 ——投機不是不行,但致命的威脅是投機卻自以為投資。投機時就要像理智尚存的賭徒,只帶100美元去賭場,把棺材本鎖在家中保險箱里。 投機就是賭博,去賭博肯定不能帶上全部身家,否則就是賭命。我們不主張投機和賭博,但并不能阻止某些人熱衷于此。所以,小賭怡情是可以的,但千萬不要押上全部身家性命。當然,在某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