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天漲50萬元/噸 游資炒銦發通脹財 |
12月14日,在湖南長沙舉辦的國際小金屬市場高峰論壇上,不斷上漲的銦價讓處在產業鏈下游的企業焦慮不已。 “銦價到底要漲多少?”廣東凱勝光電技術設備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抓住一位銦貿易商的手著急地問道。該公司使用的銦產品都是從國外進口的,但國內銦原材料價格上漲必然帶來國外加工產品價格的上漲,因此同樣會增大他們的成本壓力。“估計還能漲30%~50%。”貿易商如是答道。 據一家銦生產企業的代表表示,已經有游資進入銦的領域開始進行炒作,有人以10噸為單位進行儲存,目前銦不含稅的現貨價為3200多元/公斤,10噸大概就要3000多萬元。 “相比每公斤8000~10000元的歷史高位,目前還不算最高。”上述銦生產企業代表表示。可下游企業卻不這樣看,“價格也有低的時候啊,像去年年初的時候才1000多元;就是今年年初也只有2000多元。” 銦為稀有金屬,廣泛應用于電子計算機、太陽能電池、電子、光電和現代信息產業等高科技領域。 銦價未來或翻番 由于對未來的預期持續看漲,銦價在電子交易盤上表現得更為離譜。 12月15日是天津小金屬交易市場的交割日。昨日(12月14日),銦的收盤價每公斤超過3500元,加上手續費和17%的增值稅,價格約在4000元左右,高于目前銦的現貨售價。而僅僅在10天之前,盤面價格還僅為3000元左右,價差約500元,換句話說,每噸銦的價格在10天之內上漲了50萬元。而明年4月份交割的銦價最高甚至到了4950元,這也表明,市場對于銦的未來走勢普遍看好。 英國金屬網總裁赫默林對銦價漲勢更為樂觀,認為目前國際銦價大約是每公斤500多美元,預期未來能夠翻番,達到歷史高位每公斤1000美元。 江蘇升陽創業投資有限公司總裁楊升也表達了同樣的看法。他認為,明年4月份市場將迎來新一輪行情。 但在天津稀有金屬交易中心于克輝看來,目前銦價的走勢已經超出了基本面,上漲顯得有些出乎意料。他對 《每日經濟新聞》表示,銦深加工技術主要掌握在日韓兩國手中,我國70%以上的銦都出口到日韓。由于未掌握核心技術,國內目前需求并未出現突飛猛進的增長。 此外,雖然銦出口屬于配額管理,但仍有相當多數量的銦通過走私出口。今年1~5月份,官方統計出口至日本的銦數量為30.5噸,但日本海關顯示的同期進口自中國的銦卻高達89.9噸,接近中國統計數據的3倍。為此,中國政府目前正在加大對走私的管理力度。 于克輝分析認為,游資炒作在此輪漲價中起了很大一部分作用。據他了解,江 |